首页 >> 新闻 >> 新区巡礼 |
济南高新区:创新引领未来 |
|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10-03-17 15:02:58 |
|
|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如果把经济发展比喻成在江河中航行的大船,投资拉动好比是人力拉纤,创新驱动则好比给大船装上了发动机。从投资拉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路径。
济南高新区作为知识、技术、人才的密集区,创新之城、创业之城、产业之城、生态之城的雏形已经显现,一座现代化新城区正成为济南走向未来的新名片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抵御危机,创新迸发巨大能量
初春的济南还有些春寒料峭。漫步高新区,这方聚集了全市一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出近千种自主知识产品的热土,连空气中都流动着创新气息。
“在金融危机中,依靠科技创新,企业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还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这更坚定了我们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决心和信心。”浪潮集团负责人一席话自信而坚定。去年,浪潮实现营业收入271.9亿元,同比增长17.08%,净利润增长30.14%。今年浪潮预期年收入增长率将达15%以上。
在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中逆风飞扬的不仅仅是浪潮。今年1月22日,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中小板,成为我市本土成长起来的第一家上市软件企业。该企业是国内电力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有35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以上鉴定,获24项省部级奖励,拥有28个软件著作权。
创新驱动,让济南高新区高新区在抵御金融危机冲击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去年,济南高新区高新区GDP完成200亿元,同比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增长20.1%和31.5%。目前,高新区4343家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60%以上,其中经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2.6%,累计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达2449项。
构筑集群,为创新之城提供强力支撑
“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创新驱动作为技术支撑。”高新区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高新区不应只是“世界工厂”,而应成为“济南创造”的重要基地,成为智慧头脑的聚集区和自主创新的源发地。
产业集群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高新区坚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构建起四大特色创新产业集群。以集群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高新区发展的主动力。
一个人只需10平方米工作区、一根电话线、一台计算机,凭借自己的头脑,就可以创造出每年几十万元的“绿色GDP”。身处齐鲁软件园的戈尔特西斯(济南)公司名声不大,却是纽交所等全球七大交易所的远程“办公室”。公司不到40名交易员,每天的交易额却超过1亿美元,市场有行情时日交易量超过10亿美元。
包涵软件产业、服务外包、创意产业和知识总部经济等在内的高端服务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就业、高回报等特点,被称作是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在齐鲁软件园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经汇集了全省60%以上的软件企业,在此基础上,高新区建立了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游戏动漫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等一系列功能性载体,培育了浪潮通软、山大华天、普联软件等一批具有较高成长性的软件开发企业,引进了NEC、三洋翼志、东方道迩等一批具有较大成长潜力的软件外包和游戏动漫企业。2009年,实现信息软件收入309亿元,服务外包收入8200万美元。
按照“1:10”的倍增模型,电子信息产业产出1元钱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10元的产出。致力于打造全市经济增长极的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出台扶持政策,优化服务环境,初步形成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浪潮集团、松下电子、华光电子、同欣电子等龙头企业争芳斗艳。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高新区培植了齐鲁制药、博士伦福瑞达等龙头企业,并在眼科用药和抗肿瘤药物研发生产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去年底,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落户高新区,这对于济南集聚国内外生物医药研发创新资源,带动山东生物医药产业升级意义重大。
由于秉承技术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高新区交通装备产业有一颗活跃的“创新芯”。轻骑铃木、轻骑标致摩托车制造已形成年产100万辆的规模;已经投产的吉利汽车、青年汽车、中国重汽等项目将对济南交通机电装备产业带来强劲支撑。
创新产业集群已成为高新区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经济载体,大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在产业集群中展现勃勃生机。
筑巢引凤,让“创新种子”沐浴阳光雨露
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区精心培育“创新种子”,并为种子提供适宜成长的阳光雨露。让创新火花竞相迸发、创新思想不断涌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
中小科技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但资金比较短缺,技术研发设备简陋。如软件开发、测试等技术支撑平台,是软件企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传统方式需要各公司单独投资建立,一次性投入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成本高昂,利用效率低。齐鲁软件园采取集中建设方式,投资6000多万元建立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以预约方式为企业提供免费使用。据了解,截至目前,齐鲁软件园公共技术平台资产近两亿元,已为350多家企业提供免费技术支持,各平台利用率在70%以上,对外包高端产品研发和企业孵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市场和技术协作为导向创立的多个“企业联盟”,成为齐鲁软件园最活跃的组织形式。某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联盟就是一艘虚拟的‘航母’,每家企业都成为联盟的一个部门,分块负责产品开发。企业间关系由竞争变为合作,更容易拿到订单,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都大大增强,实现多赢。”采取同类“合纵连横”,齐鲁软件园已形成电力软件、国际合作、交通运输等八大企业联盟,几年来外包出口增长率均在50%以上,仅电力联盟年销售收入就达30亿元。
济南高新区高新区制定了《关于加快创新创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从每年财政预算收入中专门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在创新中的引导作用,连续两年对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膨胀发展等多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企业进行表彰,奖励资金达3100多万元;经高新区主管部门引进或者认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创办从事高新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企业,给予贴息扶持。
创新驱动需要有头脑支撑,高新区正积极打造新的“智慧集结区”。“过去把最好的土地拿出来办工厂,现在则拿最好的土地建研发中心。”不仅如此,高新区还将围绕软件研发、集成电路设计等高科技领域,设立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引进高端人才研发团队,额度计划每年达千万元以上。
新的一年,高新区将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争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力争尽快跻身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行列;强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培养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游戏动漫等新型业态。
“齐鲁外包城”呼之欲出,ICT总部基地即将投用,国家新药创制平台蓝图初现……加快国际创新资源集聚,打造创新低碳新城,高新区正扬帆远航。 |
|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