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表示“第一”的“No.1”(Number 1的缩写)被写成“Nub.1”——这可不是英语考试的改错题,而是天津火车站广场上指示“南1出站口”的路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英文标识不规范这样的问题,在本市各公共场所很常见。



火车站 “中国式英语”外国人不懂
在火车站候车大厅里,美国小伙儿凯文在等车。面对记者,他竖起大拇指,直夸天津站很先进也很漂亮,但他表示,天津站内一些英文标识不太规范,给人的印象打了折扣。他扭头指了指身后的“无障碍电梯”,国际上通用的“无障碍设施”用“Wheelchair Accessible”来表示,但这里却写成了“Accessible Elevator”(可进入的电梯),表达不出“无障碍”的意思,只能结合着图形来理解。另外,候车室的问询处被写成“Information Desk”(信息台、服务台),而在欧美国家,通常只用“Information”(信息、问询处)就可以了。“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英语’吧。”他耸耸肩说道。




各大公园 拼写错误多游客很无奈
在水上公园新落成的游乐场,郑先生正给小女儿在游乐项目前拍照。细心的郑先生发现,大部分的游乐项目前都有简单的英文标识,但售票处的价目表上却出现明显的错误,比如“AMUSEMENT”(娱乐)的前半部分“AMUSE”和后缀“MENT”被隔开书写,其后的“TICKET”(票)少写了一个字母“C”,而最下方的“SUPERVISED THE PRICE BUREAU OF TIANJIN”(天津市物价局监制)在“THE”前面少了介词“BY”。郑先生感慨:“一个价目表就出了这么多错误,让人很无奈。”据了解,类似问题在本市其他一些公园和游乐场所也较为普遍。
商场超市 标识“随便”市民感觉有点怪
在本市某高校英语专业读研的小葛,对这些公共场所英文标识错误的现象也深有感触,“我在天津生活了五年,经常碰到这些问题,尤其是在商场、超市等一些购物场所。”小葛表示,滨江道一家商场电梯旁悬挂的警示牌“Watch You Head”(当心碰头),按英语语法规范,名词“You”(你)应该写成形容词性物主代词“Your”(你的)才对,还有另一家购物场所把“禁止攀爬”写成了“Forbid Speel”,而大部分公共场所用的是“No Climbing”。“感觉怪怪的。”小葛说。
此外,记者调查了解到,市内其他多处英文标识也亟待规范。除去拼写和语法错误的情况,表达方式不统一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比如马路旁的果皮箱上对于“不可回收物”的翻译五花八门,红旗路果皮箱“不可回收物”下面注明的是“Unrecyclable”(不可回收的),厦门路果皮箱翻译成了“Onredeemable”(注:错误拼写),而围堤道上的果皮箱“不可回收物”却成了“Unreducible”(不可还原的),相比之下,南京路上的果皮箱则统一标注成“Other Waste”(其他废物)。除此之外,一些场所关于“入口”的翻译版本就有“WAY IN”,“ENTER”,“ENTRY”,“ENTRANCE”等好几种。
天津市容委 各区县独立定制 造成拼写不一致
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宣传处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本市各公共场所的英文标识设置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各产权单位自主决定,也就是“谁安装谁负责”。拿果皮箱来说,各区县独立采购或定制,货源不一造成了拼写形式五花八门。
设计单位 标识不同有原因 不同公司设计制造
按照果皮箱英文标识“Unreducible”下注明的联系方式,记者拨通了设计该标识的天津风尚公司的电话。工作人员说,英文标识不一致因为是不同公司设计制造的,对于英文拼写正确与否,设计时有没有咨询专业人士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设计人员不在,我们不太懂英文。”
专家学者 英文标识代表城市形象呼吁相关部门统一规范
天津外国语学院的尹教授表示,国际上通用的“入口”及“……入口”均用Entrance,如“超市入口”用Entrance一词即可,而关于“不可回收物”,正确写法是“Not-Recycable”。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兵告诉记者,规范公共场所英文标识是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的尊重,天津作为大都市,应有相关部门牵头,把规范公共场所的标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李院长表示,有的翻译形式在字面上虽讲得通,但在具体语义上有差别,一些标识制作单位翻译人员水平不高,或者干脆在网上在线翻译一下,造成翻译形式“花样繁多”。
南开大学从事社会学研究的陈钟林教授表示,公共场所英文标识的设立,包括词汇、字体、颜色、大小写等都需要统一规范,这些标识代表城市的形象,对于来津的外国人来说,能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标识方便快捷找到所需的信息,也是衡量城市国际化水平的一项标准。(新报记者周白石实习生李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