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高新区一景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建区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十几年持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方”。
天津滨海高新区极速之旅
日前,在赛迪顾问公司发布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调查中,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滨海高新区”)以87.46分名列竞争力排行榜榜首。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我国沿海地区以出口导向为主的高新区受到较大冲击,然而天津滨海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仍达30%,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方”。
天津滨海高新区原名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1988年经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年3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复更名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海山对记者介绍道:“当前,天津滨海高新区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滨海新区的开发中,天津滨海高新区承担着领航滨海新区的创新发展、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为中国高新区‘创世界一流’探索一条新路等系列重大使命。”
孵化未来
2003年,曾经在加拿大一家从事飞行模拟机研制生产的空间技术公司工作8年的谷增伟回国创业,想自主研发生产飞行训练器和模拟机。非常幸运,谷增伟这一项目正是天津滨海高新区非常重视的高科技战略项目之一,并因此得到了天津滨海高新区直属企业海泰投资担保公司的50万元投资款,于是,注册资本100万元的华翼蓝天便呱呱坠地了。当时模拟机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 2005年,中国商飞新支线飞机ARJ21项目招标,作为国内唯一的模拟机制造商,华翼蓝天凭借着技术和价格优势,在与国外同行的竞争中艰难胜出。然而,将1500万元的大项目交给一家民营小企业,合作方中国商飞公司不放心,要求华翼蓝天履约担保。“什么叫做履约担保?”谷增伟问。“就是能做成,一切OK;失败了,担保人全额赔款!”对方说。
而当年的华翼蓝天固定资产只有几台电脑,公司账面还负着债。“向银行贷款50万元人家都不贷,更别说1500万的担保了。”谷增伟一筹莫展。当他觉得走投无路时,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看到了这个项目的潜力,并邀请海泰投资担保公司出面帮谷增伟作保,使得华翼蓝天终于获得了发展的“第一桶金”。
2008年在天津滨海高新区确定的33家小巨人企业中,有5家收入过亿元、7家收入翻番,在经济萧条之年保持了57.8%的平均增长。这种逆势上扬的增长态势得益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笃定战略。赵海山对记者介绍说,天津滨海高新区有一系列的“招大引强,扶优扶强”战略,比如成立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比如每年确定100家企业实施小巨人成长计划等,这两个项目各设立了10亿元基金,用来支持企业发展。
天津滨海高新区拥有国际创业中心、海泰科技园、华苑软件园、南开大学科技园、鑫茂科技园、华科科技园6家国家级孵化器。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孵化器中茁壮成长,源源不断地为高新区输送“新鲜血液”,逐步成为支撑天津滨海高新区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华苑科技园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孵化器群,孵化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数达1580家,形成了与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扩展期相对应的研发办公场所、规模生产车间、产业化基地“接力式”三级孵化体系,为企业提供物业服务、创业服务、创新服务。
“孵化可以形象地比喻成孵小鸡,从鸡蛋中孵出小鸡需要提供温暖的环境。小企业就像新生儿一样,很脆弱,经验少,人员不足,技术转化产品不成熟,抵抗风险能力弱。因此,要像孵小鸡一样给企业创造‘温度’和‘湿度’条件。而不是随便找个窝,把蛋放在那儿。”国际创业中心负责人聂伟迅说。
“10年前,我是骑着自行车来这里创业的;现在,我们企业每年奖励优秀员工3辆帕萨特。”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林说。作为1998年落户天津滨海高新区华苑科技园的第一批企业,如今的天地伟业在全国的安防领域中已经有了老大哥的地位。在戴林看来,天津滨海高新区的变化实在太大,“原来的高新区是一片芦苇荡,现在到处都是精致的绿化带,花香怡人。”不仅硬件环境变了,更重要的是软环境。“天津滨海高新区的政策环境好,管委会理念先进,沟通很方便。在我们发展的紧要环节,高新区都给了我们帮助。”戴林说,“我们企业就扎根在这里了。”
“知道创业者和小企业的困难,才能明白究竟怎么做是真帮忙。”天津滨海高新区国际创业中心做了一次调研,按百分比排出了创业者的六大困难,其中融资难以93%位列榜首。为了给企业提供充足的专项资金,近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邀请11家银行共同商讨帮助企业融资的办法,为企业量身打造融资方式。如今,担保平台、投资平台、贷款平台和群众信用组织组成的投融资服务平台等多层次的资本交易平台和机构已经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内集聚。资金如同血液,给了企业生命和活力。无数的企业在天津滨海高新区这片沃土上成长为参天大树。
“自主创新”是滨海高新区的灵魂
“这是我们即将动工的三期工程,20多层的大厦,完工后生产规模将比现在扩大三四倍。”指着电脑中的规划效果图,大宇宙信息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志义激动地说。作为1997年第一个落户天津滨海高新区华苑科技园的企业,该公司的经营场地已经从最初的4层小楼发展到如今开始规划20多层的大厦,人员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300多人,生产规模更是保持了每年40%至50%的增长。
40%至50%的增长,这个速度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处处可见。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销售额不到100万元,近几年销售额以每年30%至50%的比例快速增长。1998年,力神电池还只是摆放在实验室里的一个高科技成果样品,如今该公司已具有2.5亿只电池的年生产能力,经营指标连续多年实现倍速增长。
这样的速度并不值得惊讶。事实上,自建区以来,天津滨海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十几年来持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天津滨海高新区最大的竞争力就是不断完善的创新环境、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充满活力的创新理念。只有我们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牢牢扎根于自主创新,适应世界科技创新的潮流,我们的发展才会是内生型的发展,领航区的概念才能做实。”赵海山认为自主创新正是高新区保持高速发展最重要的原因。
“创新象征着未来,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占领市场。赛象科技十几年来的发展,也正是依靠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实力。”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浩说。赛象科技主要从事光机电一体化高等级子午线轮胎制造设备的研制开发和工业软件的开发,2008年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四。20年前,子午线轮胎设备制造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赛象科技成为这个空白领域的先行者。如今赛象科技生产的多种子午线轮胎系列设备为国内首创,截至2008年,赛象科技共申请专利84项,取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
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创新的氛围分外浓烈。把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财富,这是天津滨海高新区永不停歇的工作。从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以来,天津滨海高新区已构建了以研发、孵化、产业化发展三大基地为主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转化体系,形成了自主创新高地。
赵海山说,为了让天津滨海高新区多一些像赛象科技这样的自主创新龙头企业,天津滨海高新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区内企业每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天津滨海高新区补贴1000元,授权后一次性补助2500元;申请国际专利,只要拿到专利受理通知书,补贴10万元;建立一项国家标准补贴50万元,国际标准补贴100万元。截至2008年底,天津滨海高新区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单位达到100家,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突破12000件。2008年天津滨海高新区专利申请量在全国所有高新区中排名第三。
2009年3月26日,科技部正式批准同意天津滨海高新区启动并开展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工作,天津滨海高新区成为全国首批4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之一。天津滨海高新区将分两个阶段完成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任务:
2008年至2012年为全面建设期。天津滨海高新区将按照“一三五八”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实施五年赶超计划,以每年不低于37%的速度,到2012年实现总收入6400亿元,主要经济、技术经济指标进入全国高新区前5位,聚集和培育一家以上产值百亿元级高科技企业,50家10亿元级企业和5000家创新型科技小巨人企业,引进和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150家,实现每万人拥有专利超过200件,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拳头产品500项。
2013年至2015年为完善提升期。天津滨海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总收入占高新区营业总收入比例高于60%,各类上市企业数量达到50家以上,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理工科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高于2500名,全面实现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各项指标。
“另外,我们还努力搭建平台帮助企业在金融海啸中化危为机,出台政策招财引智,积蓄发展后劲。”赵海山坚定地说。
建设一流生态环境
天津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在建设中彰显着科技之城的未来景象。正在建设中的滨海科技园综合服务中心的大斜坡顶被设计为绿化屋顶,完全采取花园式布局,种满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以“立体绿化”的方式增加绿化面积,同时还能起到储存天然降水改善局部小气候、节能保温、滞留空气中粉尘、提高空气质量等环保效果,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楼顶绿化工程。
位于滨海科技园核心的渤龙湖总部经济区,是目前天津滨海高新区全力建设的区域,这里将打造集旅游、商务、研发为一体的总部经济区。渤龙湖总部经济区项目以新能源、生物医药、IT、航空航天四大主导产业为重点的功能性,规划了总部基地区、生态居住区、商业商务区和公益性公共设施区,通过营造优美的滨水景致和办公环境,吸引全球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其中渤龙湖总部基地将重点发展以生物技术、高端信息制造与绿色能源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与总部研发机构;生态居住区将以滨水景观为依托,建设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的水景独栋别墅和水岸花园洋房。
目前,渤龙湖景观工程已初具规模。渤龙湖景观工程选址于滨海科技园核心位置,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将成为区内文化、居住、商业活动的聚集区。其主体景观48万平方米的湖景观赏区在旧水库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并设计岛屿、溪、河、庆典广场、游人码头、水岸步道、鹅卵石滩、亭台桥梁等多项亲水景观元素,将城市文化与自然景色融合,为滨海科技园打造出一张城市生态名片。“精心打造的渤龙湖区景观,将为吸引全球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提供独特的风景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滨海科技园的发展潜力与竞争力。”赵海山说。
滨海高新区凭“自主创新”推动滨海新区科技体制改革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自《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以来,综合配套改革现已成为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最大的政策支持和战略举措。目前,滨海新区涉外经济、土地管理、金融创新、科技体制、统筹城乡发展、城市规划管理、行政管理体制等10个领域的20个改革重点项目和50个具体改革事项已全面启动,部分改革事项取得较大突破。【详细】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滨海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建设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中共天津市委2010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新进展。推进滨海高新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
努力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聚集国内外科技资源,培育自主创新主体,吸引高端科技人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抢占科技制高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新兴产业集群化,建设创新型城市。【详细】
海泰担保瞄准滨海新区投融资市场 加强业务创新
对于新一年海泰担保公司的工作重点,牟福江在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时表示,海泰担保公司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服务宗旨,紧紧围绕滨海高新区发展总体战略和中心工作,突出担保重点,强化担保功能,创新担保品种,密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拓展担保市场和服务空间。业务方向上要以政府产业政策为导向,重点支持创新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导向,重点支持创意产业。在业务创新和防范风险上下功夫,在制度建设和经营思路上有突破。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转变工作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担保业务。【详细】
创新基金助推天津滨海高新区企业迅速成长
自2003年开始,天津滨海高新区根据科技部和天津市科委的相关要求,对获得无偿资助的创新基(资)金项目进行配套资助,目前资助项目达到260个,资助金额达2835万元。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努力,也得益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工作模式。【详细】
滨海新区建设创新型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新区,通过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高新技术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在构筑高端化、高新化、高质化产业结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详细】
滨海高新区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授中国驰名商标奖百万
日前,天津滨海高新区召开2009年驰名、著名商标颁奖大会,在市政府百万元奖励的基础上,滨海高新区对获奖的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和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给予100万元奖励,并对鼎盛天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天津市著名商标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奖励,进一步鼓励企业打响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详细】
视频:高新区加强“产学研”合作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产学研”合作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滨海高新区在开发开放中,努力打造自主创新的产业高地。通过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自主研发,促进成果转化的科学服务体系等,形成了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带动天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进一步推动天津作为改革开放第三增长极的重要引擎。【详细】
滨海高新区建创新型科技园 鼎力打造优势与特色产业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天津滨海高新区全力打造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形成了软件及高端信息制造、绿色能源、先进制造、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现代服务业5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
华苑软件园享有“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园区”4个国家级品牌,聚集了天津市62%的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和53%的系统集成企业,软件出口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2008 China Sourcing中国服务外包园区 TOP10”榜单上位居第七名。【详细】
滨海高新区“两条腿走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天津滨海高新区始终坚持“招大引强”和“自主培育”两条腿走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天津滨海高新区共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6家,企业每年承担的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在内的各类重大科技项目200项以上。【详细】
海外高层人才成滨海高新区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按照新出台的滨海高新区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暂行办法,这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在高新区创新创业。除了享受房屋租金补贴、财税减免等支持外,高新区每年还将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专项资金,并对项目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给予连续三年的资助。目前滨海高新区已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海外留学创业人员。未来五年还将吸引100名海外专业人才推动尖端技术研发、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详细】
昨日头条:
[何立峰在滨海新区第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要] [高新区凭“自主创新”推动滨海新区科技体制改革] [建设创新型科技园]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一季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