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海山说,海外高层人才是滨海高新区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天津滨海高新区(前身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于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规划面积97.96平方公里,由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南开科技园、武清科技园、北辰科技园、塘沽科技园组成。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作为高新区的核心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和东部,是天津经济发展的双子星座。
天津滨海高新区建区以来,始终坚持依靠科技发展经济,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截至2008年,天津滨海高新区拥有企业近6000家,实现总收入1718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2亿元,同比增长30%。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天津滨海高新区采取了有力应对措施,取得了招商引资的突破性进展,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9个,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元,相当于近5年招商引资总额。
“两条腿走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天津滨海高新区充分利用天津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搭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天津滨海高新区始终坚持“招大引强”和“自主培育”两条腿走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天津滨海高新区共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6家,企业每年承担的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在内的各类重大科技项目200项以上。
“高新区最大的竞争力,就是不断完善的创新环境、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充满活力的创新理念。只有我们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牢牢扎根于自主创新,适应世界科技创新的潮流,我们的发展才会是内生型的发展,领航区的概念才能做实。”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海山如是说。
如今,天津滨海高新区健全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完善了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构建了以研发、孵化、产业化发展三大基地为主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转化体系,形成了自主创新高地。截至2008年年底,天津滨海高新区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单位达到100家,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突破15000件。2008年天津滨海高新区专利申请量在全国所有高新区中排名第三。
为了进一步增强园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天津滨海高新区正在建设1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20个省部级工程中心、10个传统行业改造的研发中心以及56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创新体制机制 激发创新活力
天津滨海高新区十分重视发挥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示范区的作用,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各类创新主体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制度环境。
多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逐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近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在组织领导体制上,建立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与各科技园所在区政府的联系制度;在财政支持上,每年安排5亿元设立自主创新资金;在政策体系上,加大对产业、创新、人才的政策扶持力度,先行先试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在法律保障上,加快修订《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条例》,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自主创新,人才为本。天津滨海高新区在用人方面,除了学历、相关工作经历的要求外,看重的是招聘岗位所需要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以制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2008年,天津滨海高新区面向全球公开招聘了8位处长、局长。年仅27岁、刚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博士陈良文应聘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科技局副局长,上任一年多来积极开展工作,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
鼎力打造优势与特色产业
天津滨海高新区全力打造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形成了软件及高端信息制造、绿色能源、先进制造、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现代服务业5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
华苑软件园享有“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园区”4个国家级品牌,聚集了天津市62%的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和53%的系统集成企业,软件出口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2008 China Sourcing中国服务外包园区 TOP10”榜单上位居第七名。
天津滨海高新区绿色能源产业涵盖了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电池材料等诸多产品,被原信息产业部批准为“国家(天津)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形成了力神、巴莫等锂离子电池产业集群,Unisolar-津能等太阳能电池产业集群。
天津滨海高新区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鼎盛工程机械公司产品覆盖全国并出口到60多个国家。另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航天器研发制造及应用产业基地、十一院特种飞行器产业化基地等纷纷落户天津滨海高新区。
天津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拥有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干细胞库,分离储存脐血干细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天士力生物医药、天药生物医药等公司研发能力位居全国前列。目前,科技部等四部委与天津市政府正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共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基地。
天津滨海高新区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全面提升区域服务功能,占据产业链条“高端”,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发展四大产业的同时,着力推动商贸物流、现代金融、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
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
2009年3月26日,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天津滨海高新区启动并开展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工作,天津滨海高新区成为全国首批4家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之一。
天津滨海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整体发展成为国际性创新的先导、自主创新的高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示范基地,发展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全球创新要素的聚集区,自主创新和创新驱动型发展的引领区,高端、高质、高新化产业结构的示范区。
为了这个定位和目标,天津滨海高新区将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一是聚集创新资源,发展高端产业集群。天津滨海高新区将围绕软件及高端信息制造、绿色能源、先进制造、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促进主导产业集群的高端化发展。
二是推进扶优扶强,培育一流科技企业。天津滨海高新区将通过一系列政策充分发挥高新区产业、创新、人才三大政策体系的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加大对重点企业、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支撑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力量和龙头企业。
三是完善创新环境,建设现代知识型社区。按照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标准,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环境、创新服务能力和文化氛围,加快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建设聚集国内外创新发展资源的一流环境。
四是着力先行先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天津滨海高新区将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在部市共建机制、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科技金融创新机制、土地管理机制、政策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快创新步伐,不断激发园区创新创业的活力。
海外高层人才成滨海高新区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按照新出台的滨海高新区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暂行办法,这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在高新区创新创业。除了享受房屋租金补贴、财税减免等支持外,高新区每年还将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专项资金,并对项目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给予连续三年的资助。目前滨海高新区已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海外留学创业人员。未来五年还将吸引100名海外专业人才推动尖端技术研发、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详细】
中国驰名商标揭晓 滨海高新区两企业品牌榜上有名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中国驰名商标揭晓,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地伟业”、“力神”榜上有名。此次,国家工商总局最新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天津共有11家企业上榜,并分获100万元的资金奖励,至此,本市共拥有驰名商标36件。
为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立和保护自主品牌,天津滨海高新区推出了《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鼓励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及“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的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目前,滨海高新区已有赛象、力神、天地伟业等国家驰名商标及几十个天津市著名商标。这说明天津滨海高新区企业在自主创新有了进一步的突破成绩。滨海高新区要求品牌企业利用获得奖励资金“专款专用”,进行企业品牌的打造和宣传,鼓励企业进行商标注册、保护等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高企业知名度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出更多享誉国内外的“天津名牌”。【详细】
滨海高新区:打造创新基金工作的天津模式
10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共有439个项目获得了国家、天津市创新基(资)金的支持,获资助金额共计1.85亿元,立项率达到59.3%,项目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领域。
自2003年开始,天津滨海高新区根据科技部和天津市科委的相关要求,对获得无偿资助的创新基(资)金项目进行配套资助,目前资助项目达到260个,资助金额达2835万元。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努力,也得益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工作模式。【详细】
滨海高新区瞄准高端产业 担当天津科技“排头兵”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距离年末还有50多天,天津滨海高新区也进入冲刺阶段。围绕构筑三个高地的总体发展思路,目前高新区一手抓项目投产,一手抓园区建设,目光盯准高端产业和技术创新,以“5+2、白+黑”的拼搏精神担当天津科技领航的排头兵。
走进力神的全新生产车间,首先感受到的是繁忙的有序的生产气氛。这个车间投产不过10天,但是每天都在满负荷生产。在被列入天津首批重大工业项目之一的力神五期扩能改造项目中,力神引进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全自动高新化的生产设备不仅使企业的生产能力成倍数增长,产品规格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订单也已经排到了今年年底。天津滨海高新区力神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于中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策划一个新的配套项目,预估明年在配套方面会有更大投资,同时也会带动更多厂商进入力神的产业链。【详细】
滨海高新区建电子信息产业园 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记者在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了解到,日前,“中科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园”揭牌仪式在滨海高新区举行。中科院北京分院、天津市科委和滨海高新区三方签署“中科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协议,在滨海高新区建设中科院(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园。对于进一步推进院市合作,积极吸引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建设自主创新高地,发挥滨海新区的领航作用具有深远意义。【详细】
昨日头条:

[高新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揭牌] [重金激励科技领军人才创业 积蓄发展后劲] [两月18个项目落户高新区]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一季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