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在滨海新区全面启动的‘十大战役’中,东疆保税港区建设将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创新、引领作用,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条件成熟时,建成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港区是东疆的终极使命。”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爱国坚定地告诉记者,言语中流露出无比自信与激情。
今年,是东疆保税港区实现三年综合配套改革任务的关键一年,东疆人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滨海新区建成开发开放的标志区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先试区的要求来全面发展推进。

借鉴国际经验消化吸收创新
按照《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内容,东疆保税港区成为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载体。该方案指出,东疆要“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对外开放门户作用,逐步把天津建成我国北方国际贸易中心”,要在“条件成熟时,进行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
可以说,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从成立时,就一直在朝着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方向前进。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于汝民在东疆保税港区一期封关运作时便表示,实现自由贸易港是建设保税港区的最终目标。
张爱国告诉记者,与其他功能区相比,东疆保税港区是在功能区的政策优势叠加基础上,按照国际通行做法运作的新型功能区,优势明显。而与国内其他保税港区相比,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优势则在于“先行先试”,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并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实际出发,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
“东疆保税港区要先行先试,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区,这意味着面临着许多全新的问题,需要新的突破,在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制定中,我们以与自由贸易港区功能对接为基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拿来主义,消化吸收并创新提高,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综改方案。”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忠东告诉记者。

改革探索取得积极进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东疆人围绕着这一方案,在货物流通、资金流动、企业经营、人员进出等方面,尝试着积极探索,逐步实现本地区与国际间货物、人员、资金等流动和配置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创造企业便利化的经营环境。
据张忠东介绍,目前东疆保税港区在综合配套改革方面已经取得积极进展,如启动了航运融资租赁业务,推进船舶登记制度创新,提供离岸业务服务,天津滨海东疆国际船舶交易市场、天津东疆国际航运交易与国际接轨的区域,要求高,内容广泛,涉及部门多,我们要努力将现有资源运用好、发展好,为国家建设对外开放的窗口,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探索新路子,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他感慨地对记者说。
尝试过程也是建设过程
在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是全新的尝试,挑战性极强,东疆人也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
“其实每一次尝试的过程也是建设的过程,我们要不畏困难、挑战,尝试各种各样的探索,把国务院赋予的保税港区建设功能开发拓展出来,与自由贸易港区功能实现全面对接。”张爱国对记者说。
据悉,东疆保税港区在今年综合配套改革中,将加快中国北方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建设步伐,重点发展航运业务,加大航线培育力度,让更多航运企业进入。
此外,东疆保税港区还将积极探索离岸金融业务,吸引浦发、招商等银行在此开设离岸账户。“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是实现金融创新的实质性突破,业务发展后,首先受益的是东疆企业,它们可以开设离岸账户,从事国际中转时,非常方便。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按照国家改革开放的要求,按照国家对滨海新区金融配套改革批复,这项业务会取得快速发展。”展望未来,张爱国信心十足。

记者手记:
科学规划张弛有度
“尝试的过程是自身建设的过程,也是实现全新突破的过程。”这是采访中东疆保税港区负责人向记者表达的核心思想。身为政策优势最为密集的区域,东疆保税港区从成立伊始,就以建立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港区为目标,开始了其不断探索改革的进程。
当然大胆尝试并不是“随心所欲”,它需要以科学规划为基础,有术有道、有张有弛地进行,没有科学规划指引容易导致盲目地探索开发,有时候甚至会干出一些事倍功半或得不偿失的事来。
纵观这两年东疆保税港区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的成绩,不难发现,东疆人的成功招数除了勇气之外,智慧是其获得重大突破的核心推动器。她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建立精简高效机构,实现“东疆的事东疆办”;促成国际产品交易市场网,形成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努力实现与自由贸易港区功能全面对接。
正所谓,有勇有谋,才是胜者,更是成功者所必备的条件。新的一年中,面对着诸多全新的挑战,东疆人正在用自己的胆量与智慧积极探索,迈出发展的全新步伐。(记者 赵贤钰)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一季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