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87岁的老人、塘沽二中科技辅导员初子嘉被授予天津市“科技传播终身成就奖”、“科技传播之星”、“青少年科普教育突出贡献”三项大奖。初子嘉老师也成为滨海新区首个获得天津市“科技传播终身成就奖”的科技辅导员。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耄耋老人,了解他半个世纪深耕科普的人生。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已经87岁高龄的初爷爷是天津塘沽二中的一名普通老教师,与科普结下不解之缘则纯属偶然。1957年,学校里要找一位科技辅导员。当时的校长找到了初子嘉,希望他能够担任此项工作,结果这一当就是50多年。
一开始,初子嘉只是为学生做些简单的科技辅导。1975年,塘沽二中建立了地震监测小组,从那一年开始,365天初子嘉每天都要到离学校五六里地以外的海门大桥附近一眼深水井去采集水样。因为监测地震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工作,也就是从那时起,初子嘉没有在家里住过一天,而过起了以校为家的生活。30多个春节,他都是在学校观测站度过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之前,初子嘉测出塘沽东北部要发生4级左右地震的信息,并上报给了有关部门;在去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前一天,他们也在观测中发现了异常,受到天津市地震局的表扬。初子嘉老人的论文《水氡与地震》获市地震局学术论文三等奖。他的学生在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为培养孩子们顽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老人几乎每天都给地震小组的孩子们讲解测震知识,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测震仪器。此外,老人每学期都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给每天取水的同学一定补助,每天免费为取水和值班的同学做好晚餐和早点,长期义务照顾和资助很多贫困生,还坚持每天指导学生们完成作业,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简朴生活。
从建立地震小组至今,初子嘉老师的地震小组最多的时候有70多人参加,最少的时候也有30多人。如今,30余年过去了,从这个小组走出的学生有的已经是祖孙三代了。每年的教师节、春节或是老人生日的时候,当年地震小组的学生总会不约而同地来为老人庆祝。“与孩子们在一起时我最快乐,我想我会一直干到我弄不动、走不了的时候。”初子嘉老人告诉记者。(记者 张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