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哥本哈根大会让人们清楚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也把对环境的责任分摊到每一个地球居民的肩上。在中国,在天津,在滨海新区,一座生态城正在迅速崛起,作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样板,中新天津生态城已经走在了实践“绿色”的路上。
“碳中和”在行动
不久前,生态城绿色产业协会成立。简短的仪式吸引了众多目光,一个叫做“碳中和行动”的名词也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因举行成立仪式所产生的所有碳排放量将由Intertek天翔集团负责计算,协会的会员企业自愿报名进行买单,最终,上海浦发银行获得了仪式碳排放权的买单权。
买单企业将通过购买符合国际规定的节能减排项目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指标来抵消本次大会产生的全部碳排放量。这一系列过程将由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这一平台完成。目前,所有参会人员的出行方式和出行距离都在统计之中。
“这不是一种形式,我们要为自己的碳排放买单,排放权交易所会出具相关证书。”上海浦发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中国首笔“碳中和”交易在去年11月份已经完成,负责平台运作的正是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作为国内节能减排事业的新鲜事物,中新生态城又一次走在了前沿。
“绿色”不是口号
如今,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工作人员在开会时已经习惯带上自己的杯子,避免使用一次性纸杯造成的浪费。纸张更是日常办公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耗材,为了节约和环保,生态城员工自觉地充分利用好每一张纸。
在开工一年多以来,中新生态城已经完成绿化80万平方米,而今年,绿化完成面积将达到238万平方米。水系环绕、绿色环抱、生态宜居的花园之城将进一步实现绿色梦想。
如今,生态城已经完成了污水库治理试验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细化分解了指标体系,22项控制性指标已经分解为70余项二级指标、180余项技术手段和近300项控制目标。
“建成后的生态城将以轨道交通为主来实现与外界的人流输送,减少尾气排放。每一户居民在自家小区周围800米内可以解决购物、医疗、教育等日常需要,仅仅需要步行,减少环境污染。”生态城管委会商务局副局长杨柳这样勾勒着未来。
国内首个绿色建筑技术管理规定也已经在生态城完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先后颁布,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和联合工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召开,水资源利用、教育培训、绿色交通、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今年,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启动多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此项工作的投资将达到12亿元,污水库、污水处理厂、蓟运河故道综合环境治理工程将继续加快,生态住宅的开工面积达到245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