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美国的惯例,总统第一年是不出访的。 中国网 赵娜
嘉宾: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 王帆 教授
简介:美国总统奥巴马于11月12日开始亚洲四国行,期间中国之行更是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除解决眼下中美双边经济纠纷,商讨当前金融危机外,奥巴马总统就职后的首次访华自然也被赋予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奥巴马此行的亮点有哪些?是否能够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文字实录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11月12日,奥巴马总统开始了亚洲四国行,其中中国之行更是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除了商讨当下中美双方双边的经济纠纷,还有解决眼下的金融危机,同时奥巴马就职后的首次访华也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意义。奥巴马此行的亮点在哪里?是否会推进中美关系更进一步的发展呢?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邀请到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教授,就奥巴马首次访华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欢迎您,王教授。
2009-11-14 16:13:03
王帆:
您好!
2009-11-14 16:13:34
中国网:
其实我们看到奥巴马上任一年来,他的出访非常多,已经出访了16个国家。这次出访亚洲确实是全世界都很关注。美国由于它的地缘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它的外交重点一般放在欧洲和中东地区。所以有很多评论说,他这次的亚洲之行可能是美国的外交政策要偏重于向亚洲倾斜,是不是会产生一个新的变局呢?
2009-11-14 16:13:53
王帆:
首先,你刚才讲的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就是美国的新任总统已经出访了16个国家。按照美国的惯例,总统第一年是不出访的,这次出访了16个国家,而且这一站也到了亚洲,所以这是一个很引人注意的现象。其实我们可以想象,美国国内现在面临很大的经济上的问题,金融危机、医疗改革等问题,国内事务繁重,但他还是用这么多的时间来出访其他的国家。美国已经意识到,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它一个国家是不能解决的,他需要和其他国家进行充分的合作才能实现经济上的复苏。这是第一点。
2009-11-14 16:14:17
王帆:
第二,关于亚洲的问题,从冷战结束以来,很多人就在议论,说可能美国的战略重点将转向亚洲,未来的世纪是太平洋世纪,21世纪的希望也是在亚洲。这是一直以来议论的话题。亚洲在美国的全局战略中确实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亚洲的经济繁荣与稳定和美国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美国是一个全球的战略,亚洲的安全对于美国的全球战略也是至关重要的。
2009-11-14 16:14:30
王帆:
当然,你说到是不是这次访问就意味着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标志性转移,我个人不这么看。美国现在的战略重点仍然是在阿富汗。这次他缩短了在日本的行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国内发生了一个枪击案,胡德堡枪击案,他参加了一个悼念仪式。这个事件又和阿富汗的反恐战争连在一起,他的重点其实还在那里。但是亚洲的重要性越来越上升,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2009-11-14 16:14:40
王帆:
大家都知道,现在亚洲经济发展势头比较良好,区域合作的势头也在不断上升。这样一来,美国又需要保持对亚洲地区的主导地位,因为亚洲有它至关重要的利益。美国对亚洲的战略一直是这样,保持主导地位,维持这个地区的稳定,不允许这个地区的任何一个国家挑战它的主导地位。这是他对亚洲战略的一个总体思路。
他关注亚洲,因为亚洲出现了一些变化,因此他的战略中心之一是放在亚洲。
2009-11-14 16:14:52
中国网:
我们从他的亚洲之行的路线上看,第一站选在日本,然后是新加坡、中国、韩国。期间他还要参加APEC领导人的非正式会议,还要对东盟的领导人进行“一对一”的会谈。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的行程是周密的安排好的。从这个路线上我们能够看出哪些信息呢?
2009-11-14 16:15:03
王帆:
现在是东亚的区域合作在蓬勃向前发展,而且东亚共同体的概念、理念也被提出来,日本首相鸠山也提了这个概念。再加上10+3的合作模式也初具效果,东亚的峰会已经频繁的召开,也取得了实际的效果。东亚的区域合作在不断向前发展。
美国在这个地区是必须保持它的主导地位,它最担心主导地位受到影响。最担心的是随着东亚区域合作的增强,美国有可能被边缘化,有可能被排斥,这是它最担心的问题。因此,美国有一个说法叫“重返亚洲”,其实它一直在亚洲,它从来没有离开过,包括它在地区联盟的军事安排一直在。但是它现在想到最多的一点是如果亚洲的一体化势头向前发展,包括东亚的区域合作一体化的势头向前发展,那么美国不能在这个进程中发挥作用,它担心被排挤出去。
2009-11-14 16:15:14
王帆:
实际上,包括亚洲地区的很多国家,东亚地区的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我们都是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我们承认美国在地区的历史存在,也欢迎美国在东亚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是美国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它还是担心这个进程脱离它所希望的轨道,因此就出现了你刚才所说的对东盟地区国家表现出特别关注的现象。
2009-11-14 16:15:29
中国网:
我想大家都会注意到,这次奥巴马的亚洲四国行,其中一个非常大的热点就是他在中国待的时间最长。这个特点引起了日韩媒体的高度关注。比如日本的《朝日新闻》就注意到“奥巴马访问中国的时间更长”的细节。韩国的《国民日报》清楚的计算出奥巴马在韩国和日本各停留一晚,但是在中国要逗留3宿4日。所以有评论认为,这是不是显得中国在亚洲的地位要更为突出。您怎么看待这样的说法?
2009-11-14 16:15:40
王帆:
首先,中国确实是亚洲地区很重要的国家,我们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一个幅员面积最大的亚洲国家。有这样两个特点,我觉得这就意味着中国在亚洲地区确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
第二,亚洲地区的很多国家现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权利政治的思维,觉得这个地区必须维持着一种他们所希望的权利的平衡,好象觉得美国和中国之间如果关系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是不是他们这些国家的利益和力量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其实希拉里来的时候,日本有一些媒体也说,希拉里在今年上半年的亚洲之行实际也是中国之行,也有这样的说法。但是实际上,那次是一个星期的时间,这次时间上的安排确实也是让人感觉到在中国的时间很长。
2009-11-14 16:15:54
王帆:
但是我个人觉得不应该这么看。一次访问的安排没有体现出美国厚此薄彼的想法。我们说中国对于美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美国新的说法是说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的贸易依存度也特别高,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国,中国也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持有7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中国又是发展中国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在亚洲地区对于安全、稳定、繁荣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奥巴马来中国待的时间长可以有多种理解。一个是我们现在关系密切,合作的势头比较好,需要谈的内容也比较多。另一方面,也可能说明中美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也特别多。因此在中国待的时间长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因为他需要解决、面对、讨论的问题可能要比其他国家多一些。
2009-11-14 16:16:07
中国网:
所以时间长也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还有一点特别关注,就是奥巴马来访问中国期间,中国方面怎么安排他的行程呢?另外,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奥巴马的这次访华?
2009-11-14 16:16:33
王帆:
奥巴马这次来,我想首先因为是一个国事访问,是首脑的国事访问,可能主要的中国领导人都要和他进行会谈,可能还要安排不同部门、不同级别之间的涉及功能部门的大量会谈。奥巴马本人可能也会去故宫、长城做参观。这是我们按照日常的国事访问对他做的总体安排。
2009-11-14 16:16:44
王帆:
他这次访问我觉得中国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美国也对此抱有很大的期望。他是第一次来访,而且中美关系的开局非常良好,我们比较以往的历史时期,应该说在小布什时期以来,中美关系是自中美建交以来最好的一个时期,双方的彼此信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也有了很多相关机制性的安排。大家都期待,奥巴马来了以后能不能把这个关系更向前推进一步,这是奥巴马此次来访我们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奥巴马的来访,我们相信也希望他把这个关系能够面向未来,能够真正使中美关系成为符合21世纪发展趋势的关系。
2009-11-14 16:16:56
王帆:
当然,首脑会谈不一定是有很多具体的协议,但是会定基调、方向、原则框架。所以这样的会谈意义是非同寻常的,它是起着制定中美关系发展路线图的作用。所以应该说我们对奥巴马的来访抱有很大的期待。当然,我们知道中美关系中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很多问题不是马上能够解决的。因此我作为中美关系的研究者,以及广大的中国老百姓都会期待他的到来。但同时,我们也不抱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我们对中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也持非常理智的态度,我们希望他的到来能够使得中美关系有更好发展的基础,但是我们知道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2009-11-14 16:17:08
中国网:
正像您说的,中美两国有很多差异性,但是也面临共同的问题。这些天我们发现各大媒体都在预测,奥巴马来访问中国会讨论哪些议题,有很多热点议题,比如气候变化的问题、金融危机、双边安全的问题,这些都是大家在讨论的话题。您觉得奥巴马的这次访华有哪些问题是可以取得进展的?有哪些问题仍然是难以突破的呢?
2009-11-14 16:17:18
王帆:
你刚才谈到很多议题,我把这些议题分为新议题和旧议题。新议题大量的是非传统安全的议题,或者是涉及经济发展的议题。比如说能源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这些都是比较新的议题。旧的议题就是需要我们老生常谈的议题,比如涉及到人权问题、台湾问题,甚至美国可能也会提一些关于涉藏的议题。有些议题是交织于传统议题和新议题之间的,比如说朝鲜的核问题,它是一个传统的议题,但是朝鲜核扩散的问题有可能和非传统,比如说和反恐这样的议题连在一起。
2009-11-14 16:17:28
王帆: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可能10多年前,中美之间讨论的议题首先是人权问题,其次是核扩散问题。现在讨论的问题大量的是经济性的议题,涉及经济发展的议题,涉及双边经济合作的议题,可能占据的比例会越来越大。从我个人的感觉看,在环境保护的议题方面有可能会取得一些成绩。因为已经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中美之间已经签订了关于环境保护、能源建设、新能源开发的项目。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大家都要面对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有可能双方会借这次机会来沟通彼此的立场,协调彼此的看法,也许会出一个双边的框架性的东西。但是我想不会签订双边的协定,因为在将来这是多边需要签署的东西。
2009-11-14 16:17:39
中国网:
还有哪些问题可能是难以取得突破的?
2009-11-14 16:17:50
王帆:
现在中美关系已经越来越成熟了,大家也知道彼此的分歧所在,也知道怎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搁置这些分歧。比如说美国会继续提人权问题,但是美国希拉里国务卿也表明的很清楚,人权议题可能现在要让位于经济议题,经济议题要优先于人权问题。这些问题他会提,但是不会作为重要的议题。当然,这些议题所存在的双方分歧是一时半会不能解决的。
再有就是我们大家十分关注的台湾问题。我上个星期刚刚从台湾回来,在那里待了一个星期。我们知道涉及到台湾问题,一些美国的决策人士看到两岸关系缓和以后,他们也纷纷表示出要介入两岸关系的进程,包括一些人士也出台了对台湾政策的评估,也不甘于美国完全置于两岸关系之外。
2009-11-14 16:18:00
王帆:
还有一个议题就是美国对台军售的问题,美国在军售问题上依然坚持与台湾关系,这也是一个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有可能这次的访问不会更多的涉及到这个问题,但是对台军售的事情有可能在奥巴马回去以后,又会被美国重新提出来,并且要实施。这一实施等于还是在台湾问题上,我想目前来看美国对台湾问题还是要坚持双轨政策,也就是大陆与台湾进行双轨平衡的政策。
2009-11-14 16:18:13
中国网: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发现美国对中国的很多产品实行了双反调查,贸易纠纷也非常多,其实这在金融危机下对两国的经济复苏都是不利的。奥巴马这次的访华有没有可能在贸易摩擦方面取得一些进展呢?
2009-11-14 16:18:24
王帆:
这是需要取得进展的地方,这对双边的贸易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然,奥巴马在国内也面临着很多的压力,要求他向中国施加压力。但是中美之间现在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更加平衡的,能够保持双边关系持续发展的方法,而不是通过贸易保护的方法,造成对双方的伤害。我们虽然存在着贸易摩擦,存在着贸易的不平衡,但还是要找到一个双赢的办法。
在涉及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上,美国在前不久的杭州会议上已经明确承诺,双方都达成了一个协议,就是双方不再去恶化这种贸易保护的趋势。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解决,第一是美国需要改变观念,美国必须放宽它的高技术的限制。其实美国不断喊贸易出现的逆差,但实际上,我们想买他的技术,他仍然不开放,这样就出现了贸易逆差,而且很多东西纯粹是民用的技术。这是他观念上需要转变的地方。
2009-11-14 16:18:34
王帆:
另外,在中美双边贸易统计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有些时候实际上它在中国生产,也就是美国人在中国进行了投资,在中国生产的商品是美国商人赚了最多的钱,这些商品返销到美国,这些都算成是中国对美的贸易逆差。这在计算方法上存在着问题。
再有一点,双方可以在新能源找到一个新的合作领域解决贸易纠纷的问题。比如说新能源开发,美国有很好的新能源开发的技术,在这方面我们也可以加强合作,找到新的突破口。新能源的合作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合作不仅对于经济的合作是一个促进,对于双边的关系也是找到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2009-11-14 16:18:47
中国网:
通过您的分析和讲述,我们可以感觉到中美两国要共同面临的威胁远远大于两国之间存在的差异。您觉得在未来中美两国需要在哪些方面更加注意,关键是什么?
2009-11-14 16:18:58
王帆:
中美建交30年,大家应该有一个共识,就是我们看待中美关系要避免冷战思维、权利政治的思维。冷战思维造成的结果就是叫做零和博奕,也就是说,在看待中美关系的过程中,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你得到了就是他失去的。这是我们特别需要避免的一种思维。冷战已经结束这么多年了,但是很遗憾的说,在很多人的身上,或者说在他们的脑海中这样的思维还没有消失,这就带来了对双边关系看法中很多的负面观点。
2009-11-14 16:19:11
王帆:
中美关系向前发展一直是这样的,现在我们的分歧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发现了很多的共同点,同时我们也发现中美关系是一个非零和的关系,不是说我得你失那样简单的关系,我们可以共同获得,我们可以实现双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再一点,与之相关联的是我们必须去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中国和很多国家发展关系都是遵循这样的原则,中美关系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因为我们一个是最发达的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之间在制度、价值观念上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我们都是太平洋国家,但实际上我们是亚洲国家,美国是美洲国家,我们在价值观念上、思维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2009-11-14 16:20:52
王帆:
这也是一个值得总结的经验,就是中美之间如果能够坚持这种求同存异的原则,彼此也照顾到对方的关切,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分歧,我们采取去寻找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来加以解决。实在无法解决,我们可以采取渐进的方式来解决。总之,要尊重彼此的差异,尊重彼此行为方式的不同,也理解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不同诉求。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方法。
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好这样的问题,我觉得中美关系就能够得到发展。
2009-11-14 16:21:29
中国网:
对于两国的领导人来说,通过双边访问的形式也可以加强私人之间的了解。媒体称这又是一次“胡奥会”。您觉得通过前几次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的会晤,是不是两个人在彼此的认识上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呢?
2009-11-14 16:21:39
王帆:
确实是这样。其实现在大国之间的领导人彼此的联系是非常多的,有直拔热线,经常就重大问题交换看法。我们说中美之间有各个级别不同的沟通渠道,也有首脑之间直接的会晤。首脑之间的会晤应该说是首脑外交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因为它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它能够让两个人直接坐在一起,直接进行互动,得出直观的印象,建立个人之间的更深了解,甚至建立个人之间的友谊,这对于国家间的关系也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相信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的高级别的会晤确实会对他们之间的了解和认识有很好的作用。
2009-11-14 16:21:52
中国网:
其实奥巴马在对这次访华有自己的期望,他就希望和中国的年轻人能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美国总统非常注意和年轻人的沟通,喜欢发表演讲,您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他们有这样一个传统的项目呢?
2009-11-14 16:22:02
王帆:
我倒觉得不是美国人的特殊爱好,因为世界永远是属于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我想美国人认为,或者期待中国会出现更大的变化,或者说是他认为中国能够实现美国那样所期待的变化,而且他也感觉到中国3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年轻人的思想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我觉得他首先还是想了解中国的年轻人,想知道他们究竟在想什么,他很希望听到中国年轻人对世界的看法。
现在中国年轻人对于国际事务都有很好的国际视野,信息量也非常大,所以他也希望听到中国未来的一代人对世界的看法。通过他和中国年轻人的接触,把这些信息带给美国社会,也会增强中美之间一个层次的了解,我觉得这是他希望做的事情。
2009-11-14 16:22:13
中国网:
还有一点,就是中国的文化一直是非常吸引人的,奥巴马也提出,他非常想去中国的故宫和长城看一下。您觉得中国的文化会给奥巴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他最希望看到中国哪些方面的情况呢?
2009-11-14 16:22:27
王帆:
因为奥巴马从他个人的履历上讲,他曾经在亚洲生活过。按他自己的说法,他有着多元的文化背景,而且他说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思维是在他童年时代就有很深的印象,因为他出生在夏威夷,那里的华人很多,所以他对中国的勤奋和友善都有很深的认识。再加上我们知道奥巴马的政府团体中也有很多比较了解中国的人士,还有华裔出现,他的家庭成员中也有人在中国。另外,包括他的家庭成员中也有华裔,这样或多或少会使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帮助。
再有,美国众议院刚刚通过一个决议,就是纪念孔子诞辰,也说明他们对于东方文化现在有了更深的关注,以及希望有更多的了解。大家知道,希拉里在来中国之前专门讲了一个“同舟共济”的故事,他们现在看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看到中国文化的价值所在。我想,他到中国来也是通过这样一次专门的访问,能够更加切实的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内涵,以及中国文化的深刻哲理。比如说刚才我们讲的“和而不同”,像这样的东西我想应该会加深他对这些思想的认识。
2009-11-14 16:22:39
中国网:
非常感谢您今天给我们做的精彩分析。奥巴马本人肯定也是非常关注他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所以我们也会注意近期他的行程安排和活动安排。感谢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2009-11-14 16:22:55
中国网:
责编:常海燕 / 主持:常海燕 / 文字:常海燕/ 导播:董超 / 摄像:林超、高聪 / 摄影:赵娜 / 后期:董超
首脑会谈不一定是有很多具体协议,但是会定基调、方向、原则框架。 中国网 赵娜
美国需要和其他国家进行充分的合作才能实现它经济上的复苏。 中国网 赵娜
现在讨论的问题大量的是经济性的议题,涉及双边经济合作的议题。 中国网 赵娜
通过这样一次专门的访问,能够更加切实的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内涵。 中国网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