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烂尾楼中出现了几十间对外出租的小屋,里面住着几十户在津打工的外地人,使得这栋烂尾楼变成了一个“板房大杂院”。住在“板房大杂院”的人家共用自来水和厕所,取暖时使用最简陋的煤火炉,最让人担心的是,烂尾楼一层就是一个废品收购站,住家和废品站之间竟没有任何安全隔离设施。
塘沽区新港三号路上有一栋烂尾楼,烂尾楼一层被隔成两个小院,其中一个小院是废品回收站,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废品。另外一个小院内则是几间活动板房,外间是一个用活动板房搭建的台球厅,其中一间板房的外面还写着“房屋出租”。
询问一名住在板房内的妇女得知,他们住的房子都是从隔壁废品回收站老板手中租来的,小房子每月350元钱,大房子每月450元钱。记者随即找到隔壁的废品回收站,自称姓王的老板娘说,房租是按照房子的大小收的,水费包括在房租内,电费是按每度1.3元收取。
要进入二楼还得回到废品回收站旁的小院,楼梯在一排活动板房的后面,两边没有加装扶手以及护栏。走进二层,只见房子全部连在一起,楼梯右手边是两排活动板房,左手边则是一排用砖头垒起来的房子。
记者注意到,每间房的外面都写着数字,显然是房间的编号,记者统计后发现,二楼的房间加起来共有49间,而且每间房的外面,还都挂着一块老式电表,住在房内的人们告诉记者,每个月老板都会到这里来抄表,然后收取电费。
虽然二楼的房屋不少,可真正空下来的却没几间,简易的活动板房还有一间没人租,而用砖头垒起来的房子还有4间是空着的。这些临时搭建的房间内没有通水,但在两排房的中间出现了几个用塑料管接过来的自来水管,是供住户淘米洗菜用的。在板房中间有一间房被设置成了简易厕所。几乎每间板房的门前都堆放着蜂窝煤,点燃的炉子或被放在房内取暖或被放在门口做饭。虽然一层和二层中间有楼板,但因为是烂尾楼,窗口等部位还是相连的,楼上做饭的煤火炉子和楼下的塑料废品之间,只隔着不到3米的距离。
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废品回收站的老板,这名男子表示里面的活动板房确实是自己的,而自己使用这栋烂尾楼也是经过了承租方同意的,同时他也将一个电话号码告诉了记者。巧合的是,废品回收站男子提供的电话号码的接听人和烂尾楼产权所属的房地产公司负责人都姓戴,在电话中,这名戴姓男子表示,废品站使用的房子确实是从他手中租来的,承租人在房内干什么他并不知情,也不好干涉。
新报记者 徐燕 胡凌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