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区巡礼 |
济宁高新区:全力全速打造科技新城 |
|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09-10-14 15:34:50 |
概要:全力全速把济宁高新区打造成“科技新城”,是济宁着眼于区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 |
|
|
|
|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全力全速把济宁高新区打造成“科技新城”,是济宁着眼于区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济宁高新区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工作标准、干事速度和执行力,坚持高起点规划,全社会参与,科学化实施,争取利用3-5年时间把“ 科技新城”建设成为创新之城、 高新之城、生态之城、创业之城。
建创新之城,打造“ 科技新城”的核心竞争力
济宁高新区把创新视为“科技新城”的生命,整合创新资源,聚集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把“科技新城”建成创新型高科技园区。
一是创设科技创新联盟,建成区域性“产学研”中心。建设产学研基地(大学科技园)、创新创意创业大厦、七大行业公共技术中心“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改变以往企业和高校“单兵作战”的合作模式,由“零散式”合作向战略联盟式合作转变,由单项技术合作研发向行业共性技术乃至全国技术标准研究制定转变,共享信息、技术、人才、成果,整体提高高新区科技水平。
二是规划建设现代科技馆,建成区域性科技成果展示推广交易中心。以科技知识普及和科技成果集成化、体系化、配套化的运作方式,集中展示国内外科技成果、产品,推广、交易国内外企业及个人的科技发明、专利及实用技术、科技创新成果,实现项目和企业资源的对接共享。
三是启动香港大厦南片区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建成区域性商务中心。主要聚集国内外金融、保险、证券、跨国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吸引法律、会计、广告、咨询、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入区,建成区域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和商务中心。年内完成规划和拆迁,并启动核心区建设,三年初具规模,建成一批标志性项目。
四是依托4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大学院所,构建校企人才支撑平台,建成区域性职教中心。加强与高职院校、技工学校、大型企业和培训机构的合作,整合职教资源,引进培养一批立足济宁、服务济宁的科技英才、实用技术人才和专业高级技术工人,构建多层次、国际化、市场化的人才成长机制。
建高新之城,打造“ 科技新城”的产业支撑力
抢抓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战略投资、重组整合、集约经营、加速发展转移的机遇,把“科技新城”建成高端产业集群区。
一是以LED 和光伏产业、英特力光通信、英克莱电子为支撑,打造光电(光谷)产业集群区。与世界光电产业巨头台湾联电集团的合作进展顺利,LED 和光伏太阳能发电产业纵向产业链和横向产业群项目正在有序展开。加快建设总投资 13亿元的英特力光通信工业园和英克莱电子项目的扩产改造,力争再引进 10家以上光电产业领域竞争力强的“小巨人”企业。
二是以重汽商用车、驾驶室、玉柴发动机、吉利福林、伊顿汽车零部件项目为支撑,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区。全力支持重汽、吉利零部件基地做大做强。抓住重汽和世界卡车巨头德国曼公司重组机遇,加快合资驾驶室项目及后续合作项目建设。以吉利汽车收购世界变速器巨头公司为契机,确保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自动变速器项目年内开工建设。玉柴 30 万台发动机项目年底完成主体厂房建设并安装设备,伊顿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开工。在此基础上,规划轿车整车产业园,力争实现济宁乘用车整车品牌化生产的梦想。
三是以山推、小松、玉柴为支撑,打造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区。在发挥山推和小松系列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推动玉柴重工大中型挖掘机项目,做大做强以推土机、挖掘机为主的工程机械系列产品。支持山推多元化战略的实施,通过两大园区的建设发展,把山推打造成主业突出、产品多元、竞争力强的国际化品牌;推进小松企业群体的本地化进程,提高产品性价比,保持竞争优势;以举办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年会为契机,牵动关联配套企业进驻,加快国家级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建设,努力建成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
四是以正融科技、天河网际、光明软件、中迅科技等企业为支撑,打造现代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区。以高新区被认定为“山东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为新的起点,科学编制发展规划,以软件外包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各种业务流程外包,不断拓展外包业务范围,促进金融保险、加工制造、公共卫生、政府部门等行业的外包服务,建设形成聚合效应大、承接能力强、辐射区域广的鲁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带。
建生态之城,打造“ 科技新城”的永续生命力
牢固树立“环境立区”的发展理念,把“科技新城”建成生态型绿色示范园区。
在项目引进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耗低、带动作用强的项目落户高新区,把经济运行的质量和增长的方式牢固建立在依靠发展朝阳产业的基础之上。
在资源配置上,把有限资源、存量资产整合到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上半年,我们先后将火炬工业园中的多家一般性企业外迁,腾出 1.5万平方米的厂房用于英特力新上研发中心和光通信指挥系统项目;收回企业未按期投资建设的闲置土地,用于台湾宝霖光电项目建设。
在结构调整上,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上,建立生态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 今年实施的“ 10 大产业建设项目”,均属国家鼓励类项目,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具有明显带动作用。
在节能减排上,采取政策引导、财政扶持、上大限小等措施,促使企业快速调整发展方向,加快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走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的路子。对经过整改仍达不到节能和排放要求的企业,坚决依法予以关停。同时,以“东部绿洲”生态区等工程为载体,形成天蓝、地绿、水清、林秀和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把“科技新城”建成我市东部工业区的“绿色家园”。
建创业之城,打造“ 科技新城”的品牌影响力
牢固树立以创业为本的思想,把“科技新城”建成最具创业活力的城区。
大力弘扬创业文化。以创业精神提升高新区“融合、创新、发展”的文化理念,丰富并形成鼓励创新、允许冒险、容忍失败、海纳百川、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创业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业、创业光荣、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大力营造支持创业的环境。制定高新区建设创业型城市、鼓励和推动全民创业的意见,采取设立创业发展资金、财税政策扶持、 金融产品创新、创业基地辅导、特色基地孵化等多种方式支持创业。同时,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更加注重内涵功能的开发,探索构建城市化、产业化、体制创新、社会服务四大服务功能体系,打造创业新平台,再创功能新优势,增强“科技新城”的品牌效应和对创业者的吸引力。
大力提高服务创业的水平。对内,实行扁平化管理,突出行政效能建设,实施效能革命;对外,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即将建成并启用的高新区市民中心,以客商、市民满意为标准,采取“一站式”服务方式,真正把“以商为尊”的宗旨落实到服务态度、服务制度和服务质量上来。
大力完善支持创业的配套服务。发展创业者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商住、休闲、健身、教育以及文化娱乐事业,使他们生活舒心、工作安心、投资放心。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一季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
|
|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