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天津 |
天津河东区65岁市民痴迷捏面人60年 人送绰号面人赵 |
|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09-09-01 13:25:33 |
概要:河东区井冈山路瑞光里65岁的赵连生,是个远近闻名的“社区达人”,他捏面人60年,别人送他绰号“面人赵”。昨日,他刚刚完成了包括56个民族、总共112个人物的面人创作,庆祝新中国60岁生日。 |
|
|
|
|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河东区井冈山路瑞光里65岁的赵连生,是个远近闻名的“社区达人”,他捏面人60年,别人送他绰号“面人赵”。昨日,他刚刚完成了包括56个民族、总共112个人物的面人创作,庆祝新中国60岁生日。
捏面人造型有学问
赵连生家满屋子里都是各种捏面作品,其中,人物面塑占了绝大多数,有八仙过海、美猴王、十八罗汉等神仙,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等古典名著人物,不同风格的民俗艺人和样板戏中的人物,还有现代体育明星的面塑。房间里摆放位置最为明显的是包括56个民族、共112个人物的面塑,这是赵连生刚花4个月时间完成的。
5岁时赵连生就跟父亲学捏面人。赵连生说捏面人是一项难度很高的工艺,尤其是捏有动感的面人,要根据不同的人物形态捏。面人内部要有支撑,支撑物以前都用铁丝,因为容易生锈,后来改成铜丝。
他指着一个跳民族舞的面人说,为了使裙子保持飞舞状态,里面全是用铜丝编成的网状结构,然后在其上下两面捏上面泥制作而成。而对于另一个踩高跷的民俗人物造型,其结构也同样复杂。人体和高跷如何结合,重心如何把握等问题都要考虑到,事先都要把各部分的比例测量好。
面塑工艺不断发展
捏面人所采用的原料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初,捏面人的原料就是煮熟后的面泥,但是,用这样单一的原料捏出来的面人放置久了容易长虫、发霉。于是,后来的艺人就在面泥中加入了甘油、蜂蜜及防腐剂等,这样,捏出来的面人就不再干裂生虫了。现在甚至已经发展到采用一种名叫软陶的树脂来捏制面人,其特点是外表色彩鲜艳,长久不褪色。赵先生还现场向记者展示了一些他用软陶捏制的面人。
据了解,“捏面人”的艺术兴起于汉代,盛行于宋代,清代在民间广为流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传承出现问题,如今,会捏面人的人越来越少。(记者任东海) |
|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