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宇宙公司资料图片
| |
|
协和干细胞公司资料图片
| |
|
力神电池资料图片
| |
|
赛象科技资料图片
| |
|
曾经的荒凉地 如今的科技城资料图片
| |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20年高新区无数企业创快速发展奇迹
服务政策与开发开放超前理念是关键
“这是我们即将动工的三期工程,20多层的大厦,完工后生产规模将比现在大三四倍!”指着笔记本电脑中的规划效果图,大宇宙信息制造(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志义告诉记者。作为1997年第一个落户天津滨海高新区华苑产业区的企业,他们的公司场地已经从最开始的4层小楼发展到如今规划中的三期20多层大厦,人员从最开始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300多人,生产规模更是保持了每年40%到50%的增长。
40%到50%的增长,这个速度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处处可见。天地伟业数码科技公司,成立之初销售额不到一百万元,近几年,销售额以每年30%到50%的比例快速增长,2004年合同额将近一个亿;2001年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天津滨海高新区前身)的康库得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当年销售额为3.8万元,但只用了短短四年销售额就已高攀至4000万元;1998年,力神电池还只是摆放在实验室里的一个高科技成果样品,如今公司已具有2.5亿只电池的年生产能力,产品包括圆型、方型、聚合物和塑料软包装、动力电池四大系列几百个型号,经营指标连续多年实现倍速增长……
这样的速度并不值得惊讶。事实上,自建区以来,天津滨海高新区整个区域的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
正是这样的速度,使得天津滨海高新区以无限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吸引着越来越多满怀理想的人来到这里创业。而驶上了天津滨海高新区这条发展的高速路,企业也缔造了一个个快速发展的奇迹。在这一连串“华丽”的发展速度背后,是天津滨海高新区的服务、政策与开发开放的超前理念,更是天津滨海新区越来越强大的吸引力。
投资人
说
这里把科技成果转化为财富
“创新象征着未来,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占领市场。”
——天津赛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浩
从校办工厂
到国内龙头
“创新象征着未来,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占领市场。赛象公司十几年来的发展,也正是依托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实力。”
说这番话的是天津赛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浩。赛象科技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贸易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光机电一体化高等级子午线轮胎制造设备的研制开发和工业软件的开发,如今已是国内龙头企业。但二十年前,子午线轮胎设备制造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赛象成了这个空白领域的先行者。1984年,天津从国外一家倒闭的公司引进了第一条子午线轮胎生产线。在赛象创业之前,国内尚无一家企业能够生产子午线轮胎设备,而国际上的技术封锁再加上昂贵的价格,使国内企业根本无力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赛象正是看准了这个市场机会,从承包一个校办工厂开始创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很快开发出我国第一台电加热轮胎钢丝圈挤出联动生产设备,在国内引起轰动。如今的赛象年产多种子午线轮胎系列设备,多数产品都为国内首创,截至去年,公司共申请专利84项,取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有14项发明专利进入实审阶段,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9项。
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创新的氛围分外浓烈。
从实验室产品
到实在的财富
“把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财富,这是高新区建区时的初衷。”《科技先导》的记者李兰芳告诉记者。《科技先导》是滨海高新区建区伊始创刊的一份区内报纸,记录了天津滨海高新区的发展历程。李兰芳给记者找出了1998年1月31日的《科技先导》,指着其中的一则报道说:“你瞧,这就是当初‘力神’立项时的报道。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科技先导》几乎每期都会有几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园区的报道。”记者看到,在这则题为《天津园区全面完成1997年各项经济指标,华苑产业区建设四项任务告捷》的报道中写道,“一批较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进区,法国博福益普生、美国尚赫、普辰电子、电子工业部18所锂电池项目等项目落户华苑环内购地建厂。”报道中所说的“电子工业部18所锂电池项目”即是现在的“力神电池”。
“当时的锂电池还是实验室里的一个高科技样品。”李兰芳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的天津甚至全中国,像这样躺在实验室里被束之高阁的高科技产品太多了。怎样让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富,为国家建设出力,是当时全国都面临的问题。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天津高新区应运而生了,国家、天津市和高新区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如今的力神电池,俨然在中国的绿色高能电池领域,书写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神话”。
从大力引外资
到树民族品牌
不只是赛象、力神,从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以来,高新区已构建了以研发、孵化、产业化发展三大基地为主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转化体系,形成了自主创新高地。试点园区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突破12000余件,2008年专利申请达到3577件,占全市比重超过40%;软件著作权登记累积达到480件,占全市总量的50%;驰、著名商标达到16件;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单位达到100家;涌现出一批以曙光计算机、子午线轮胎成套生产设备、干细胞提取与存储技术等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产品和技术。
今年,天津滨海高新区也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然而,最初的时候,“外资”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从最初大力引进外资发展高科技到如今依靠创新树立自己的民族品牌,在滨海高新区走访企业,听到最多的除了“创新”“自主知识产权”之外,还有“民族特色”“民族产业”等。
动漫人
说
扶持政策吸引我们“回家”
“尽管制作一部动漫,100万元并不是个大数目,但我们看到了高新区的‘诚意’。”——仁永动画总经理林跃辉
这份“诚意”
吸引我们“回家”
“打造全国首部大型52集提线木偶系列片《小小特工队》时,我们考虑的就是‘民族特色’。现在,公司将多种民族特色的元素与先进的数字技术相结合,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天影动画的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而天影动画所在的华苑产业园海泰发展基地G座,如今已经成为动漫游戏企业的聚集地,本市有一定影响力的动漫企业近90%都聚集在这个区域内。
滨海高新区形成动漫游戏企业的聚集地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虽然我们是天津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公司,但我们却是从常州搬过来的。”天影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动漫企业投资大、回收慢,前几年国家刚出台扶持动漫发展的政策时,常州、杭州那边的地方扶持力度很大,我们就搬到常州去了。不过,从去年开始,天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动漫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我们就回来了。”
和天影动画几乎同时“回家”的还有仁永动画。仁永“回家”的原因,除了高新区扶持动漫企业的一系列政策,还有这里渐渐形成的动漫氛围。“2007年的时候,我参加杭州的动漫节,发现南方动漫的发展受众群体之广、企业产品之丰富,的确让人非常感慨。动漫企业的发展、同行业之间的交流、相关产业链的形成,这些都非常重要。”仁永动画总经理林跃辉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所在的华苑软件园已经聚集了几十家相当有实力的动漫企业,大家经常互相交流,产业整体氛围越来越浓。除了氛围,仁永动画还从高新区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实在在的帮助。“高新区免了我们第一年的房租,第二年的房租也减半。不但给我们争取到了市里30万元的中小企业创业基金,区里也给了10万元配套基金。此外,我们正在制作的《草莓乐园》,高新区也拿出了100万元的启动资金。尽管制作一部动漫,100万元并不是个大数目,但我们看到了高新区的‘诚意’。”林跃辉说。
千万资金
支持中国动漫
在动漫基地,和仁永动画一起感受到“诚意”的,还有九家。据了解,截至今年7月初,滨海高新区向区内10家动漫企业申报的10个原创动漫精品项目颁发了动漫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累计约1000万元。
高新区社会发展局的赵爽副局长介绍,2003年,高新区动漫企业天津猛犸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身无线移动产业,成为本市首家本土手机游戏开发商。从此,本市较有规模的动漫企业逐渐集中到天津高新区软件园内,总计40余家。
今年,高新区出台了本市首个动漫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了金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的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首批重点扶持的优秀原创动漫项目近期已完成评审。高新区软件从业人员现已达到2.3万人,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此外,高新区建立的“天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大学软件园)也已进入实施阶段,以该项目为平台建立的动漫人才实训基地,每年将为本市动漫企业培养提供百余名动漫专业技术人才。
软件企业
聚集地应运而生
这就是聚集效应。对这个效应感受最深的还是大宇宙信息制造(中国)有限公司。“我们1997年刚在华苑建厂时,国内的软件研发人员极其稀缺,我们第一批20来个从事研发的员工是从南开、天大的数学及物理等相关院系招聘的。培养这批人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到2000年的时候,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多了,我们开始大规模地招聘毕业生。到现在,每年招聘的员工都在200人左右,一年之内他们就都能独立开展工作。而且这里已经形成了软件企业的聚集地,我们企业也成为‘国家软件重点布局企业’。虽然我们是第一家,但现在在我们的周边从事软件研发、外包业务的企业已经有数百家之多。”大宇宙的姜志义副总经理感慨地说。
据了解,如今的天津滨海高新区已汇集全市60%以上的重点动漫游戏企业和软件研发企业。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达到600家,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出口额达1.4亿美元。
“海归”
说
“千人计划”让我走得更快
“想让人家来,要真正去理解企业,关心企业关心什么。”
——高新区投资服务局局长王威
一封感谢信
彰显服务理念
“几天前,我们来到高新区,想就办理营业执照的事宜向工商局咨询。来到内资科,我们怀着不安的心理敲开了门,却看到了一张张可掬的笑脸……回想起先前在有的地方办理企业执照,工作人员不仅态度不好、相互推诿,甚至还因我们不懂工商执照的有关规定而挖苦嘲笑……办一份公司章程,硬是用去十几天。相较于两个上午,我们切身感受到了高新区‘视企业为亲人’的办事态度。”
1998年,正在筹建中的天津竞日科技给高新区领导写来这样一封感谢信。十多年过去了,高新区“视企业为亲人”的办事态度更加让人倍感亲切。
“想让人家来,不只是告诉人家我们土地便宜、有政策优惠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要真正去理解企业,关心企业关心什么。”高新区投资服务局局长王威的话,说得很实在。“企业是很务实的,不只是看‘滨海高新区’的这块招牌,而是看这块招牌后,你能给他什么服务。”
一个留学生
讲述创业故事
在高新区内,到处可见的是“创业”两字,这里也是青年人施展才华、实现创业理想、创造财富的天堂。但对于刚刚开始创业的人来说,工商执照这些手续的办理显得有些繁琐。“我当时人还在美国。要不是高新区帮我很快办理了这些手续,估计我早就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发出这样感慨的是去年年底刚刚从美国回国创业的李勇。
李勇,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院,后赴美留学,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生物湾”有着丰富的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的经验。“先说决定回国创业的原因。我是南开毕业的,到我能做贡献的时候,我却跑到美国去了,这让我总有种‘还账’的心理。后来在美国的公司,我总是建议公司将研制出的新药第一个投放到中国市场,但公司的决策者却将新药投放到欧洲市场。这样,我们中国人吃到这些药,要比欧美晚上几年。这时候我就想,干脆回国研制新药好了。”抱着这样的理想,李勇将妻子和孩子留在美国,和创业伙伴一起回到了祖国。“再说为什么选择天津滨海高新区。其实,我当时有许多的选择,比如无锡、苏州、山东、大连。我把创业材料寄给了滨海高新区,他们在看了我的材料后,非常积极主动。出国二十多年了,在我的印象中,国内要想办成事一定要请客送礼,但让我奇怪的是,高新区的各个部门为我干了这么漂亮、这么好的事,没拿我一分一毫的好处,而且给我的政策也是非常好的。再加上国家发展滨海新区的这种策略、滨海高新区将生物产业作为五大主导发展行业的战略考虑,还有我在南开大学的一些老师和同学可以帮我,我就决定将公司建在滨海高新区了。”
李勇在滨海高新区建立了泰瑞倍药研科技公司,这是一家研发小分子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生物医药公司。在高新区的协助下,李勇入选国家首批“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入选‘千人计划’,会使我走得更快。不仅给了我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等于给我们公司做了一个评估,对于我们吸引风险投资以及今后的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像李勇这样满怀热情回国创业的海外学子,在高新区有很多很多。
吸引400余名
留学人员归国创业
十年来,高新区国际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已经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英国等二十余个国家40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办企业或在留学生企业中工作。创业中心孵化企业项目数百家,毕业企业200余家。“其中,不乏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华翼蓝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样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创业中心的聂伟迅主任颇为骄傲地告诉记者。
背景
链接
滨海高新区
从芦苇地到科技城
芳草萋萋、鸟语花香……这是来到高新区的人对这里的第一印象。不过对于这里的老员工和附近的老居民们来说,20年前那片荒凉的芦苇地变成如今这个绿树环绕的新城区,好像是在一瞬间发生的事儿。
作为较早进驻天津滨海高新区的企业,天地伟业的很多老员工都见证了这片土地的神奇。10多年前就来到这里工作的张连辉告诉记者,那时候高新区还没有这么多的绿化带,树少花也少,周围连家像样的饭店都没有。“说实话,那时候刚从南方过来,看到这里的样子,心里真有点沮丧,还曾经想过是不是当初的选择错了。可是没过多久,这里就像变魔术一样,眨眼间就漂亮起来了。”
而更早的时候,这里又是什么样子,恐怕如今高新区的员工没几个知道了,不过,这附近的老居民们却有着深刻的记忆。家住天拖南盈江东里的居民冀振甲说,“几十年前,华苑这一片是大片的芦苇地,后来有的地方开始养鱼,再后来就是看到的房子喽!”盈江东里的居民们还告诉记者,因为毗邻高新区这个“宝地”,他们的房子如今价钱都很高!
农田、荒地、村落……二十几年前,高新区在这里拓荒。二十年沧海桑田,一座现代化高科技新城见证着日月新天!
结语
早在1997年,美国《国际日报》上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天津园区将成中国硅谷——投资企业家的新天地,科学家的乐园》。如今,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仅是投资企业家的新天地、科学家的乐园,更成长为天津乃至中国的一个经济发展引擎。记者 刘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