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多年来,南开区紧紧把握科技的“脉搏”,科技事业呈现出高位运行、厚积薄发的良好态势。从本期开始,《天津日报·南开时讯》将推出《南开区创建“科技南开”工作纪实》系列报道,全面介绍南开区立足“科技南开”的定位,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经验和成果,敬请读者关注。
能够抓住机遇的,从来都是有准备的人。
2009年2月11日,市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发展繁荣都市型经济的实施意见》出台,明确了南开区“科技南开”的功能定位,把南开区建设成为市级教育科研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科技服务及科技机构的聚集地。
打造“科技南开”,这一准确定位与南开区区情及南开人对自身的认识不谋而合。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让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在渤海之滨。作为在“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中心城区之一,南开区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关键时期。
如何突破土地资源有限等制约中心城区发展的瓶颈,争当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排头兵”?南开区已经在不断探索前行中找到了明确答案——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仔细阅读这样一组数字,能够更加坚定南开人走科技之路的信心:“十一五”期间,南开区科技事业呈现出高位运行、厚积薄发的良好态势,科技进步监测综合评估得分连续8年全市领先;专利申请量连续3年稳居全市18个区县之首,并成为津城首批全国科普示范城区之一;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仅今年1-5月份,南开区科技发展20大重点项目就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上缴税金3656万元,同比增长达4.28%。
增强科技意识,发挥资源优势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多年来,南开区始终坚持科技工作16字指导方针不动摇,不断增强科技意识,大力发展科技事业。“这几年南开区科技工作的特点可以用‘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搞好三个结合’来概括。具体而言,就是以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推动全社会的创新、创造和创业为重点,建设创新型城区和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实现南开区又好又快发展;将中央和市委部署与南开区实际紧密结合,将科技工作与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将推动科技进步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南开区科委主任赵元说。
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让屡屡从科技进步中受益的南开人开始立足现在、放眼长远,将依靠科技进步、引领和支撑未来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南开区区委书记刘长顺多次强调:“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之路必然越走越宽广。”
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大大小小10多家高等学府、63家科研院所,聚集着一大批科技型企业以及一群顶尖科技人才,南开区拥有的科技资源优势有目共睹。强强联手,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南开区区级领导联系重点高校、院所制度》的出台实施,达成共识的南开人已经开始着手探索如何利用科技资源直接从事创新、创业和创造财富,参与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从而共享发展成果。通过上门服务、搭建服务平台,支持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互惠双赢。
今年5月21日,区四大机关主要领导来到天津大学现场服务,听取由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攻关的南开区科技发展20大重点项目之一、“太阳能综合应用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进展中遇到的难题。倍受鼓舞的科研人员当场表示,将会全身心投入到研发工作中,早日将太阳能技术更多地应用到建筑采暖和制冷技术中,为人类造福。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创新创造
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体制机制,更离不开“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氛围,南开区科技事业近年来能够实现一路高歌猛进正是得益于此。加强规划引导、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及科技奖励力度、推出科技发展20大重点项目……南开区倾力打造有利于科技研发、创新创造的肥沃土壤,支持更多的科技型企业茁壮成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科技型企业总数已经超过3000家,并根据自身特点逐渐形成聚集之势。
天津高新区南开科技园就是这样一个聚集区。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这片总占地面积12.22平方公里的“科技特区”内,培育了一批以IT产业、生物医药、光电一体化、新材料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形成了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产业新格局,吸引了众多科技型企业安家落户。与此同时,南开区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入驻科技园的企业实行行政收费“零费区”的保护政策;对进入“孵化器”的企业,实行“园中园”保护政策。几年来,南开科技园技工贸总收入均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
在南开科技园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南开区以建设具有“南开特色的科技总部商务区、具有全国影响的物流商务区和科技型都市工业区”为目标,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建设步伐。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初步形成以重点优势企业为支撑、以特色工业园为载体、以科技型企业为发展方向的都市工业格局。
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和办法,表彰、资助、奖励先进典型,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科技型企业投身创新创造的大潮之中,是南开区助推区域科技事业发展的一大“法宝”。仅去年一年,就有25个科技项目获得南开区科学技术奖,奖金总额达57.5万元,位居历年之最。这些科技项目在国家电力系统、青藏铁路建设、医药卫生等领域广泛应用,满足了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在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南开区对科技事业的投入逐年加大,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获得了各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区科委也设立了“科技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前不久,南开区科技发展20大重点项目之一、由市电视技术研究所研发的“小型加热炉三维微动式高温工业电视”项目遇到了资金瓶颈,研发陷入僵局。区科委在深入企业办公时了解到这一情况,通过南开区政府与市科委联合实施的促进科技型企业群体发展工程,迅速帮助电视技术研究所申请到了50万元支持资金,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研发项目得以顺利推进。两年来,全区科技型企业获得的各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达到2600万元。
坚持人才强区,科研精英涌现
制定实施《南开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审办法》、开展“十大科技创新人物评选”活动……多年来,南开区坚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将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建立科教领导小组、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等协调机制,加快各类人才的选拔培养力度,不断营造有利于科研精英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使全区的人才队伍数量不断扩大、质量显著提高,为南开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高层次的人才支撑。
南开区“十大科技创新人物”之一、天津久荣车轮技术有限公司执行经理顾正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从毕业至今的14年间,在南开区这片尊重知识、鼓励创造的沃土上,勇于探索的顾正从一名刚刚迈出校门的学生迅速成长为国内车轮和轮胎检测行业举足轻重的企业领头人,带领公司科研人员填补了多项我国在车轮和轮胎检测领域的空白。今年,他们又承担起南开区科技发展20大重点项目之一、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机研发和产业化的重任。项目投产后,预期收益将超过2000万元。“良好的环境、鼓励创新创造的舆论氛围有利于科技企业发展。我们愿意扎根南开,为区域经济腾飞作出更大贡献!”顾正深有感触地说。
坚持多年走科技进步之路,南开区收获了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丰硕成果;牢牢把握“科技南开”的功能定位,依靠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依靠科学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依靠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有力支撑,南开区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记者 王英浩 通讯员 赵晖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一季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