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90后们说起“说唱”,这些号称“新新人类”的姑娘小伙们大都会想起周杰伦以及哼唱着Hip-Hop的歌手们。
但和50岁往上的中老年说起“说唱”,他们中的很多人则会想起大鼓的调。
很少有人知道,在大鼓市场日渐凋零的今天,在我们这座繁华都市中的一个角落,有一个出生于1991年、名叫唐姗姗的漂亮女孩孤独却执着地坚持着——她是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唯一一名西河大鼓专业学生。
事实上,西河大鼓曾经有过绝对的辉煌,它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文艺曲种之一,至今已经有差不多200年的历史,但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河大鼓的传承与发展遭遇了空前的危机,创作凋零,传人断档,大有消亡的危险,目前已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吐字归韵 唱腔要学三年
临近期末考试,紧张的功课让唐姗姗感冒了,连日来饱受着喉咙沙哑的苦恼,“从来没有这样过。”女孩子很是焦虑,她小心询问身边的人,“嗓子会不会真的哑了?”接听电话时,她也会担心地问起对方,自己声音会不会太闷,像个老太太。
“她的嗓音很‘甜’,唱什么都好听。”北方曲校的王斌主任总是这样夸赞姗姗的唱腔,这更加重了她的焦虑。
“我们西河大鼓特别讲究腔调。”姗姗告诉记者,西河大鼓对演员的声线有严格的要求,演员声线甜美,自己唱着痛快,观众听着也舒服。
“江南的美景数杭州,西湖边上划船游,苏堤上长满垂杨柳,嫩嫩的树叶刚露头。”她即兴给记者唱了几句说,“我是初中毕业才开始学的,没有童子功,所以我必须更加努力,更加注重后天的练习和技巧。”
电视里正在放着“快乐女声”,姗姗也被镜头吸引过去,她说自己也很喜欢流行音乐,有着戏曲功底的她,进了卡拉OK是绝对的“麦霸”,甚至有同学撺掇她去参加一些选秀节目,还告诉她“肯定比你唱大鼓出名快”!
“我是不会去的。”姗姗坚定地说,她说从自己决定选择这个专业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忍受孤独的准备,“总要有人学的,不能让它消亡了啊。”姗姗的老家在河北唐山,她的奶奶在当地的文化馆工作,年轻时也是一位西河大鼓演员,眼见着这门艺术从巅峰走向衰落,心里很是惆怅,就鼓励自幼喜欢文艺的孙女学习,“所以我初中毕业就来考北方曲校了。”而在此之前她“一句大鼓都没唱过,连发声都没练过”。
说到学艺难,姗姗有一肚子的苦水,她没有一点声乐基础,可西河大鼓又太讲究吐字归韵,“老师平时说话都是‘戏剧语言’,就是每一个字都按着汉语拼音的标准发音,特别讲究咬字。”
虽说姗姗天生有个好嗓子,用在唱歌上足够,毕竟通俗歌曲可以灵活变音,可到了西河大鼓就不行,唱词吐字必须很清晰,“我自己有时唱着没觉得出错,老师却会突然喊停,指出哪里错了,然后再教一遍,听老师一唱,果然错了。”女孩子说着,表情很是郁闷。因此学西河大鼓,难也就难在这里,单是这个发音咬字,没个三年工夫,甭想学到家。
干脆利落 打板也得天天练
“起初我也不太想学西河大鼓,觉得太老套了,后来听了几出新编剧目才觉得这也是一个很有朝气的专业,只不过现在发展得不好。”姗姗刚进校的时候,学的实际上是扬琴专业,一个学期过来才转到西河大鼓,“我那时也觉得西河大鼓太萧条了,都没有同学和我作伴,但奶奶一直鼓励我,老师也支持我,我想我就做个‘勇敢者’吧。”
目前姗姗主要学习短段,因为目前的剧场演出主要以短段居多,但平心而论,女孩子却是喜欢长书,毕竟长书故事丰富、情节曲折,“西河大鼓兴盛的时候,也都是长书,一个完整的故事谁不爱听?”
“这个专业不光是讲究唱,打板也很难的,每天都得琢磨。一天不练,自己能看出来,两天不练,老师就看出来了。”姗姗告诉记者,在西河大鼓中,打板是很见功底的事,一上台要是先给观众打这么一段干脆利落的板,对观众的感染力是难以言喻的。
西河大鼓的板眼分头板、二板、三板、流水板。头板是四四拍,节奏稍慢通常用在开头,因为一句话唱下来要30秒,而一出戏通常只给五六分钟时间,所以四四拍的慢板不适合用在剧中,因为观众不喜欢看你在那拖拖拉拉的。而流水板最快,武打戏中用得多。
“我以前觉得打板没啥,真一学才知道,这里面很吃功夫。”姗姗说,我们平常听到的那行云流水一般的板声都是“台下十年功”练出来的,“我一开始总是打乱了节奏,该快不快,该慢不慢,还总打不出响声,要不就打手上、打飞了,反正乱套了,可任何一出西河大鼓的剧目,都少不了打板。”
继续发展 渴望年轻人的关注
谈起其中缘由,王斌主任说:“首先你得好这个,然后才能专心学。一方面是这个难学,不像流行歌曲,大街上每天放。流行,大家学唱的劲也多,唱戏不流行;另一方面,这行不挣钱,现在挣钱门路很多,费力学几年才能出师,出师后又能怎样?现在年轻人一毕业找工作都着急,让他进剧团说书,他们自己也不愿意,所以不能强求。”
说到这,老人很是激动,他说西河大鼓的确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和群众根基的曲种,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这门艺术。而随着学业的进程,只有18岁的姗姗已经完全被这门艺术所感染,她说自己特别享受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两个人,一个人说唱,一个人拉弦。左手拿鸳鸯板、右手拿小锤,身前架个皮鼓,和唱歌一样,跟着节奏说书,说一段,唱一段,末了也和单田芳一样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讲解。”留着悬念,多过瘾啊!
西河大鼓有它独到的艺术神韵,人说“生书、熟戏,听不尽的曲艺”,“奶奶说那会儿艺人都是‘撂地说书’,形式虽然简单,但人们喜闻乐见,在那儿随便拉过一个人,让他说段西河大鼓,那是平常事儿。”采访姗姗的时候,她的好多学习其他专业的同学都凑到记者身边,央求记者多给“宣传宣传”:“西河大鼓真是越听越好听,特别有故事,有节奏,你在听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跟着调子摇头哼唱、手也会跟着拍子在腿上赶点儿,感染力不比大片差。”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任桐 劳韵霏 摄影 赵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