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tianjinwe.com/mrxb/images/2009-06/29/12462113420505288204634688419.jpg)
长期以来,“90后”都是“另类”和“新潮”的代名词。
采访前记者对他们的了解也仅限于此,直接、敢言的“90后”,往往不甘于单声道的表达,但无可否认的是,直到今年最“老”的“90后”也不过19岁,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还都是“未成年人”——充满奇思妙想的他们对这座有着600年历史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印象?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理解?
本报联合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志愿者一起,随机对100名“90后”发放“90后 我看传统”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或许会让我们每个人眼前一亮。
“90后”认为传统文化也精彩
你对历史文化传承的理解是什么?
“我认为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学习和纪念,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道德文化精髓。”出生于1993年的刘晓焕是南开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在她看来“传承”是颇为厚重的一个词汇。
和刘晓焕持有同样观点的“90后”远不在少数,总共61位(占总数61%)受访者在回答这道问题时都选择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
此外还有26位(占总数26%)受访者选择了“是对古人的纪念,与个人没有太多关系。”有13位(占总数13%)的受访者选择了“没认真想过,不太清楚。”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贺麦笛出生于1991年,算是“90后”中的老大哥了,小伙子酷爱流行音乐,高一开始就和同学一起组建了自己的乐队,行事风格和穿着打扮绝对前卫,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因此在回答“你认为优秀的传统艺术和历史文化对自己有什么影响?”一题时,和超过五成(53位,占总数53%)的受访者一起,选择了“对国家、社会、民族更有责任感。”在他看来,现在社会对“90后”的认知存在偏颇,事实上年轻的他们在热衷时尚、前卫艺术的同时,同样也感兴趣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始终认为传统艺术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
同时,还有超过三成(35位,占总数35%)的受访者在回答此题时选择了“丰富知识、提高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