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看完书,还能免费WIFI上网浏览新闻,真不错!”家住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谊景村社区的青年居民小李一边摆弄着手里的平板电脑,一边和记者聊着天。现在小李已经成为了谊景村社区“城市书吧”的常客。
为了让市民能够享受高品质文化氛围,打造“书香城市”,天津市启动了“城市书吧”项目,而河西区建设的社区“城市书吧”积极探索一种独特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让众多小李这样的居民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步入“文化殿堂”。
因地制宜 模式创新
谊景村社区“城市书吧”位于居委会二楼,一步入其中就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窗明几净的阅览室中,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上分门别类排满图书,几位居民正坐在沙发上聚精会神地阅读,跟前的茶几上几杯香茗正袅袅冒着蒸汽。
据管理人员介绍,河西区社区“城市书吧”建设对位置选址、建筑条件有严格要求,都选在人文环境较好、居民素质较高、硬件设施较完善的社区建立,其中友谊路街谊景村社区“城市书吧”的建筑面积达100平米。目前,首批计划中的谊景村书吧已建成营业,而下瓦房街富裕广场、东海街汉江里书吧正在加紧建设之中,不日就将和居民见面。
记者和一位正在读书的居民高大爷攀谈起来,高大爷说道:“咱们谊景村有不少像我这样的‘书虫’,但现在市面上卖的书太贵,而自己想看的书又未必有。网上书店我们老年人不会用,而且质量没保障。如果去图书馆又太远,实在不方便。现在可好了,有了这个‘书吧’,我们这些‘老书虫’可算有了一个不出社区就能看书的好去处。”
“‘书吧’的图书会不会像以前一些社区图书角一样,存在内容陈旧、种类单一的问题?”面对记者的疑虑,“书吧”管理人员胸有成竹地告诉记者:“不会。按照规定,全区每个‘书吧’必须配备不少于2000种的各类图书以及相关杂志。图书来源分为三类,一类为居民自愿捐赠;一类为区图书馆按‘图书漂流’计划,定期免费轮换的;还有一类是各出版社的最新图书,居民如果看中就可以按优惠折扣购买。这三类来源,就好比源头的活水,使‘书吧’的藏书保持种类丰富、内容更新。而且引入出版社的新书优惠销售,也是将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与市场性的文化产业相结合、保持‘书吧’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
老少咸宜 功能众多
记者出了阅览室,发现旁边房间门口写着“电子书吧”字样,走进去发现几位居民正端坐在电脑前上网“冲浪”。居民李奶奶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电子书吧”也是“城市书吧”的一部分,“我今年快70了,之前根本没摸过电脑。自打这社区‘城市书吧’开了之后,经常在里面有教老年人怎么用电脑的免费讲座,我就撺掇街坊邻居的老姐们儿一块过来听,从怎么开机到什么是微博,老师教得倍儿有耐心烦儿。这不,学到现在,咱这老太太也会上网‘冲浪’了。”
据了解,河西区并没有把“城市书吧”仅仅作为一个看书的地方,而是努力将其建设成为集书籍阅读、视听欣赏、信息交流等诸多便民、利民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休闲场所。在社区“城市书吧”建设中,河西区规定每个“书吧”都要配备电脑、液晶电视、DVD播放机等多媒体视听设备,而且为满足众多年轻居民的需求,应实现WIFI无线网络覆盖。
本文开头提到的青年居民小李,就是被“书吧”的免费WIFI功能吸引来的,现在只要是节假日他就几乎天天泡在“书吧”,“现在能够免费无线上网的地方还不多,而现在就在家门口实现了,真让人兴奋。”
就像上文中李奶奶所说,“城市书吧”还经常举行从读书沙龙、艺术鉴赏、养生论坛到美术绘画、电脑应用培训等多种公益文化活动,大大拓展了“城市书吧”的文化服务范围,从而使其从单纯的看书之处,变成了兼具多种功能、老百姓的“文化沙龙”。
对谊景村社区“城市书吧”的采访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满足人的需求,这就是河西区“城市书吧”建设的题中之义。从点滴细节无不可以看出,改善群众的文化民生、以文化涵养社区,成为“城市书吧”规划、建设、管理的一条主线。
下一步,河西区将建设更多的社区“城市书吧”,完成首批建设20个“城市书吧”的计划,相信到那时将有更多的居民享受到这一家门口的“文化殿堂”。(通讯员张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