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位于滨海新区东沽海河入海口的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自2011年3月博物馆试运营以来,先后有20余万人到这里参观,缅怀几经兴废的悲壮历史和中国人民不畏列强、顽强抗争的史迹。
大沽口东临渤海,地形险要,气势壮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大沽口很早就成为卫护京津的重要门户。大沽炮台最早建于明代,为了防备倭寇骚扰,明政府加强海口防务,每隔三里筑墩堠一座。后来在墩堠之间,每隔一里设轰雷炮两座,成为早期的炮台。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代的炮台修筑达到顶峰。这时大沽炮台不仅高大雄伟,防御设施也非常完善,而且还出现圆形、方形等不同构造,形成“威”“镇”“海”“门”“高”五大炮台,另外还有土炮台十余座和土垒若干,形成完整的炮台防御体系。
可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这些炮台并没有抵挡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除了1859年第二次大沽之战取得暂时胜利外,其他三次防卫作战均以炮台失陷告终。1901年根据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被迫将大沽口炮台拆毁。现保存较好的是“威”字南炮台和“海”字老炮台两座遗址,其他炮台已荡然无存。
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又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3月,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试运营,通过声、光、电及3D影院等现代手段,客观而生动地展现大沽口炮台几经兴废的悲壮历史和中国人民不畏列强的史迹。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已超过20万人。(记者 檀昕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