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门定子船”是塘沽最早的船型,也是滨海新区漕运的见证。随着新区建造的“门定子”船下水首航成功,塘沽漕运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13日,记者在历史学家罗澍伟和新区文化搜集人李学韩的带领下,深入北塘、新河、大沽口多地,寻找漕运文化从兴盛到衰败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巨大影响。
据罗澍伟介绍,塘沽的漕运最早开始于元代,发祥地正是现在的大沽口。“当时的塘沽只有一些按季节来捕鱼和煮盐的人,大沽口也少有人迹”。随着元朝定都北京,北方人口大增,需要从南方运粮,才开始首开南北海路。至1329年前后,已开通多条从上海至大沽口的海运路线,最高时一年可运粮352万余石(5万余吨),其中一条航道直到现在仍在使用。漕运的兴起使塘沽的重要作用开始显现。
昨日上午时许,新区文化搜集人李学韩和记者一起来到北塘车站东面附近,在一片荒凉的芦苇丛中,有一段已经几乎淤塞为平地的河道痕迹,仔细辨认,还能看到一座石桥。“这是乾隆年间修建的,是仅有的几处遗迹之一了,还有一处在北塘蓟运河口,有一条长约两公里的小溪”。李学韩口中的“小溪”就是在明代令北塘和大沽口成为沿海重镇的直沽新河。为了提高运粮安全性,明永乐二年用13天的时间开挖了直沽新河,以便漕运船只通过直沽新河再沿蓟运河北上。由于明廷允许漕船附带私货,因此南方的竹器、工具、丝织品和北方的皮货、果品在此经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人流的聚集。一直到乾隆三十年,漕运才逐渐停止,但新河船厂、外运新河仓库等因直沽新河产生的地名则一直沿用到现在。随着漕运兴起的海神文化、船文化也成了塘沽漕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 邹雪 袁晓峰 高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