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部署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此举意义重大而深远。以往要花几百元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现在由政府财政来埋单,令人高兴。但要切实把这件好事办实办好,除了用免费吸引人之外,还应有更新的认识和更细的操作。
国际公认有效的出生缺陷干预可分为三级:一级预防主要是防止出生缺陷的发生,包括婚前健康检查、遗传咨询和孕前健康检查等,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二级预防主要是采用科学的干预手段,减少出生缺陷活产儿的出生;三级预防主要是在胎儿出生后,及时进行新生儿疾病的筛查和诊治。自从我国2003年取消强迫性婚检之后,各地婚检率急速下降,个别地方的婚检率已不足1%,而孕前健康又没有及时补位,使出生缺陷干预的一级预防出现较大裂隙,出生缺陷问题也愈来愈突出。目前,我国每年约有80万-120万缺陷儿出生,这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为此,近年来,有不少人呼吁恢复强迫性婚检,但两情相悦且有负责能力人的结婚与繁衍“本人无选择性”后代所需的健康,毕竟还不是一回事。从人权角度看,强制成人做婚检,的确有些不妥,有侵犯之嫌,可孕前健康检查则不同,出生一个缺陷儿,不仅是亲人和孩子的不幸和痛苦,也是社会和国家的不幸和痛苦,看到这些可怜的孩子,你会深切感受到“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是一句非常沉重的话。
目前,即使由于种种原因,在孕前健康检查上也不能“强迫”,但政府一定要有些办法吸引人们自觉自愿地参加,免费就是办法之一。实践也证明此举有些效果,例如,南京白下区从去年6月开始推行免费孕检,1900多对夫妻享受了免费检查,查出有问题的夫妻竟超过30%。
但与实际出生率相比,部分已试行免费孕前健康检查的地方并没有大幅提升孕检率。按理说,每对新婚、有生育愿望的夫妻都将免费享受好几百元的孕前检查,应该是很不错的“免费午餐”了,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种情况在各地都有,所以,仅靠免费,可能还不行,对此应有更多的新认识和新措施。
先说新认识,这种“免费”实际上是国家向具体执行孕前检查的机构购买保健服务,政府无偿提供给公民也是一种“福利”,让人民分享改革开放所积累的财富,体现出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也是为了国家保障人口素质和减少由此造成的家庭及全社会负担。所以,媒体宣传时不是不能说这是政府的惠民新举措,但更需强调这是政府应有的职责,公民“享用”的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是对自己、家庭、孩子、社会和国家都有好处,都负责任,都做贡献。不要落入宣传老套路,做了好事却让人感觉不舒服。当下,这种类似舆论格调在推出政府“免费举措”时常见,应引起注意,加以调整。
再就是相关措施一定要做细,例如,既要有媒体对“免费”的不断地广而告之,也要有登记结婚时的“一对一”“强制”通告;既要有免费的价格“诱惑”,更要有深入细致的优生优育科普宣传,如新婚学校的学习和专业的解释;既要管理好流程,更要让人操作时方便省时,如为了吃这顿“免费午餐”,东奔西走,手续繁杂,像黄宏小品那样出示这证那证,也会影响实际效果,这也是目前推出“民生免费举措”中一个常见问题。如何让想生孩子的夫妇进一个门就享用了免费孕检?对我们现行的健康管理和保健体制都是一个挑战。 还有,夫妻想要孩子了,是医学范畴的事,更是情感和心理的事,很温馨,也很敏感、脆弱和私密,所以,孕检是生理保健过程,也是心理抚慰过程。要做好孕检,人员的言行要有心理培训,场所要规范文明,特别是对个人隐私要高度尊重和认真保密。当初,我国取消强迫性婚检时为何受到许多人的认同,其原因之一就是有关机构和人员把婚检弄成了“看病”和“审查”,不仅冲了喜气和伤了情绪,甚至让人尴尬和羞辱。这个教训不能在孕检中重演,否则,倒贴钱,都会有人躲着不来的。(中国江苏网:顾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