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称,云南交通技师学院有一群靠捡垃圾为生的小孩子,经常会在学校楼下捡空瓶子,但有些人把瓶子挂在窗台边,逗这些小孩,让他有点气愤。此事在网上引起热议,有网友要求学校先教这些学生怎么做一个有心有情的人。对此,当事学校称,将对涉事学生严肃批评。(6月26日《都市时报》)
在笔者的大学校园里,常常活跃着一支“捡瓶子”大军,他们在为自己挣得收入的同时,也净化了校园的环境,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堪称 “校园环境卫士”。这些人中,以老年人为主,不乏大学生志愿者,但是,少有未成年人参与。然而,新闻中,一群靠捡垃圾为生的小孩子却因为在校园里捡瓶子,混出了名气,更因为“大哥哥”的故意刁难,变得愈发引人关注,甚至让舆论沸腾。当然,舆论对于大学生戏弄拾荒小孩的指责无可厚非,但是,拾荒小孩的遭遇,还是让我们痛心。镇定思痛,笔者认为,指责大学生,更应该反思我们社会保障机制的失衡。
诚然,大学生戏弄拾荒小孩,无视弱势群体生存方式的行径,是一种道德低下,“恃强凌弱”的行为,“荒诞”的逻辑背后,凸显了当代大学生人心冷漠,社会责任感不明的内在问题。对此,舆论的炮轰恰到好处,对于犯错的大学生是一种声讨,对于其他的旁观者也是一种警醒。
不过,我们也不应该过度解读这一事件,需谨防道德声讨淹没了事件背后的声音。毕竟,大学生戏弄拾荒小孩,只局限于少部分人,而这些人的“荒唐”举动,本意无非是“图个乐子”,主观上无意伤害小孩,但是客观上的社会影响,却是失范之举。此外,少部分人的无心之举,不代表大学生整体的道德沦丧。所以,在这次事件中,部分人对于大学生的扭曲刻板印象,理应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层面。另一方面,从公众对于大学生的愤怒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遍存在的道德焦虑,其实,这种道德焦虑应该将矛头对准失学的孩子身上,着眼于他们“流浪”之路的艰辛。
新闻中,我们了解到,这群孩子中最大14岁,最小5岁。然而,就是这样一群本应在校园中汲取知识,凝聚成长的孩子,却因为家庭的原因,沦落为以拾荒为生,不得不说是我们社会的悲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孩子们的受教育权,但是,现实却是另一种轨迹,而渗透在孩子身上的成长史,以及生存状况让社会寒心,更让地方民政部门蒙羞,而口口声声要批评大学生的学校负责人,对拾荒孩子长久存在的忽视,更让人觉得是顾左右而言他,心有忿然。
为今之计,通过这次“戏弄”事件,在呼吁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之余,我们的社会保障部门也应该觉醒,对于一些社会的流浪儿童,以及没有抚养能力的家庭,民政部门应该履行本职工作,让孩子的合法权益得到落实,而不是在流浪中“成长”。
稿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