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至今年2月,广州市价格成本调查队对广州市自来水公司2008年至2010年度情况实施了供水成本监审。在这份“监审清单”中,一方水被企业多报成本0.348元,比真实成本“虚高”了17.26%。连政府财政投入、企业吃喝开销、管网漏损等费用,都被算进企业供水成本中。
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成本监审制度,按照广州市每年近12亿方的供水量,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一年将“凭空”从市民手中拿出超过4亿元的收入。成本监审稍微一动真格,企业自报成本的虚高问题就浮出水面,成为“公开的秘密”。
对于基础性公共产品,由于其原本没法由市场做好,因此它是一种必然的垄断,不可能通过所谓“引入竞争打破垄断”的方式来让价格趋于合理,只能是寄希望于通过健全的成本监审制度,像广州这次对供水成本进行“较真式监审”,才能防止垄断企业将不合理成本转嫁给公众。
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较真式监审”,对于公众来说可遇不可求,具有很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纵向比较,虽然广州市价格成本调查队在自来水成本监审上表现得很抢眼,但在出租车调价听证时发布的《广州市出租汽车运营成本监审报告》则让人大跌眼镜。
横向比较也会发现广州市自来水成本监审并没有产生示范效应。据新华社记者在全国多地采访的情况,在不少地方甚至要见到“成本监审清单”实属不易。事实上,公众对于公共产品的成本监审没有任何话语权和参与权,只能作为旁观者被动地接受,其所面对的成本监审要么秘而不宣,要么即便公开也是“过场式成本监审”,而遇到“较真式成本监审”简直可说是幸运之极。
应该说,由于公众对于公共产品的消费需求是绝对刚性的,他们是成本虚高最大的受害者,对于挤干成本中的水分最有动力和热情。当务之急是,如何让公众更为全面、充分地参与到公共产品成本监审的全过程,对成本监审形成一种持续的压力,让每一次成本监审都动真格,成为“有牙的老虎”。否则,每一次走过场的成本监审,都会成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垄断企业屡试不爽的虚高成本转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