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一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咱们普遍想到的是古遗址古建筑,或即将失传的民族艺术形式,可如果告诉您,不论是我们常吃的焖子,还是扫地用的笤帚,这些也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您可能就不太相信了,但这却是事实。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身边非遗”栏目,每周都将带您领略这些就在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静海县中旺镇方圆数十里,“信记焖子”可谓是家喻户晓。据说,这信家的焖子原来可是进京的贡品,而如今要吃口他家的焖子也不容易,起个大早排好长的队伍不说,焖子刚一出锅就会被哄抢一空。从这种情形看,这焖子的魅力确实不小,而且,这焖子已经被评为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昨天,记者特意赶赴静海县中旺镇王官庄村,走进“信记焖子”传承人信末庭的家中一探究竟。
做焖子是体力活 也是技术活
穿过一条条狭窄的胡同,终于来到了信师傅家。四间正房是信师傅和老伴生活的场所,正房两侧还有两间厢房,一间作为储存绿豆的仓库,另一间就算是信师傅的工作室了。考虑到操作间的卫生问题,工作室除了信师傅和老伴一般不让外人进去。在信师傅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不足20平方米的工作室。陈设简单,却有千奇百怪的工具:挂在墙上长30多厘米的瓢是舀热水用的,信师傅说,葫芦做的瓢不会烫手。悬在屋顶底上有洞的塑料桶,桶里有一捆长10多厘米的苇子,有漏洞的桶用于磨绿豆时添水,苇子堵住漏洞来控制水流。一口深1.5米、直径1米的水缸,竟被埋在地下,只露出地面10多厘米,缸是用于沉淀绿豆粉的,埋在地下则是为了控制温度。老式的木桌上还整齐地摞着五百多个碗,这可是信家祖传的小瓷碗,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用来“扣”焖子。而低矮的灶台和大铁锅,则是用来烧火熬制焖子用的。
“做焖子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据信师傅介绍,挑绿豆,磨豆子,澄出混粉,再加水混入另一口水缸中沉淀24小时。所得团粉还需沥净水分,在大盆中放置12个小时,才会得到颜色雪白通透、手感滑溜筋道的半成品。再经过大锅熬制,一人烧火一人搅拌,差不多40分钟后焖子出锅,还得用小瓷碗“扣”,待冷却成块后即可加工食用。这样算下来,“信记焖子”的制作至少需要72小时以上。
人们吃的是焖子 不是包装盒
说起“信记焖子”,方圆数十里的乡亲没有不知道的。大伙爱吃这一口,或煎或炒或凉拌,口感筋道。中旺每五天是一个集市,信师傅一早便准备好焖子,不到八点到集市,可排队买焖子的村民六七点钟就来了,还没等他支上摊,焖子就被哄抢一空。更有人专门从市里坐车来中旺赶集,就为尝口“信记焖子”。
年根儿底下是信师傅最忙的时候,天天订货不断,“从来没做过宣传,打电话的人我大多不认识”。其中,不少单位是为了给员工发福利,饭店则为正月各种酒席备货。曾有人劝信师傅包装一下,弄个礼盒、印上招牌,这样销路一定更好。可固执的信师傅却觉得,“我卖的是手艺,人们吃的是焖子,不是包装盒。”
担心绝活儿失传 得中国制造
56岁的信师傅做焖子快三十年了,他家四辈做这行。如今最让他头疼的是后继无人。也曾有人拜师学艺,却因工序复杂耗时放弃。也有企业想买断“信记焖子”的秘方,信师傅婉言谢绝了。而信师傅的儿子在美国经营餐饮行业多年,没时间和精力继承这门绝活,他倒是想过把制作焖子的传统手艺带到美国,但信师傅表示,中国焖子就在中国制造,并不想到国外制作销售,他希望儿子叫他的外国朋友来咱静海吃焖子。
历经上百年历史 曾经是贡品
据说,早年间“信记焖子”是贡品。记者从静海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清朝末年,“信记焖子”由信末庭的曾祖母将制作工艺传至中旺镇王官庄村信氏家族,至今已有四代了。而信家制作的焖子之所以得到人们的长期认可,是因为其选料精、做工细、绝对不添加防腐剂,并且入口即化,鲜嫩爽滑,为纯绿色食品。为此,“信记焖子”于2010年6月份被静海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 王渐 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