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三角的牙儿,船那么大的块儿,冰糖的瓤儿;八月中秋月饼的馅儿,芭蕉叶轰不走那蜜蜂在这儿错搭了窝;沙着你的口甜呐,俩大子儿……”昨日,在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的教室里传来阵阵吆喝声,把人带回了老天津卫的市井。原来这是在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30多位同学在“非遗”项目传承人、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感受津味吆喝、刘氏蛤蟆吐蜜烧饼系列制作等各种“非遗”技艺的魅力。
“一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不为当地人所知,尤其青少年,对‘非遗’更陌生。”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的杨校长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这个活动能够使这些文化植入校园生活,让青少年能够通过亲身体验熟悉本地的传统文化遗产。从小就对祖国和家乡有深入了解,培养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精神,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世代相传。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记者 郭强 摄影记者 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