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史诗电视剧《辛亥革命》中央电视台CCTV-1黄金档首播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图为电视剧《辛亥革命》主创人员合影。
共享“文化惠民”的阳光
——本市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五年来
本市创作生产电视剧60余部,名列全国前列;电影作品届届荣获“华表奖”;新创舞台剧目48台,获得国家级奖项240余个等。
历时三年
投资140亿元建设的天津文化中心,汇聚了天津大剧院、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图书馆和30多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血脉。一个具有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城市,不仅要抢占经济建设的制高点,也要抢占文化建设的制高点。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本市围绕“建设富有独特魅力和创造活力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全力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推出一大批精品力作,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的引导,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从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解放》,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辛亥革命》;从去年全国“两会”期间热播的《幸福来敲门》,到表现天津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小站风云》——一系列津产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及全国各地卫视轮番上阵,收视率一路攀升,赢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五年来,本市充分发挥优秀作品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创作生产电视剧60余部、1500多集,名列全国前列;电影作品届届荣获“华表奖”;新创舞台剧目48台,获得国家级奖项240余个等。
电视剧《解放》先后荣获金鹰奖、飞天奖、金像奖等11项重量级大奖,成为本市获奖最多、奖项含金量最高的电视剧作品。著名党史专家逄先知、杨胜群,著名近代史专家金冲及,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仲呈祥等专家学者认为,天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推出了一系列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扛鼎之作,促进了天津的文艺繁荣,提升了天津文艺的影响力。
同电视剧一样,天津电影人近年来同样拍出了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主旋律、有较好市场收益的电影作品。天津北方电影集团拍摄了故事片《别拿自己不当干部》、《两个人的芭蕾》、《我的左手》、《兔侠传奇》,届届捧得“华表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创下16次蝉联“华表奖”的传奇,并成为全国唯一蝉联全部“华表奖”的制片单位。特别是3D动画电影《兔侠传奇》,已成功销往65个国家和地区,美国迪斯尼所属的动画频道购买了该片电视播映权。英国《卫报》以“中国挑起与好莱坞的动漫电影大战”进行了专题报道。
本市舞台剧生产坚持导向性,把好质量关,在相关创作环节上精益求精,推出了一批像现代京剧《华子良》这样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对宣传天津文化形象和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产生了积极影响。“打造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三性’统一的舞台艺术精品,就要从多创作排练剧团排得起、演得起同时观众喜欢看并看得起的文艺作品开始。这几年我们一直在‘三性’高度统一上下功夫,在研究市场上下功夫。”市文化广播影视局负责同志在谈到舞台剧创作与演出时说。
“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是文艺人才实力的体现,更是城市实力的体现。”著名作家赵玫说:“近年来,天津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机制,包括合同制签约作家、创作项目签约机制、重点创作扶植项目等,为作家充分展示才华和特色搭建了平台。与创作《潜伏》、《借枪》等小说的本市作家龙一一样,越来越多的作家将精力凝聚到创作弘扬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上来。”
天津文化中心即将面向社会开放,由大剧院、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购物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构成的“六大场馆建筑群”将展示在市民面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连日来,家住河西区谊景村的张楚惠大娘每天都要到天津文化中心转一圈。她满怀憧憬地说:“再过几天,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地借书、听戏、看展览,文化中心是建在咱老百姓心坎上的惠民工程!”
历时三年投资140亿元建设的天津文化中心,汇聚了天津大剧院、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图书馆和30多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一座座场馆风格独特、布局合理,在明媚的阳光下,绿树环抱,湖水相依,喷泉随着音乐舞动……这座“城市会客厅”令众多市民和中外游客着迷。
五年来,本市把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仅市级财政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就达200亿元。
除文化中心外,本市建成了津湾广场、天津音乐厅、数字电视大厦、电影艺术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滨湖剧院等一批市级、区县级文化设施。这些高标准设计、建设的文化设施,向社会公众敞开大门,让市民走近文化、亲近艺术,让书香琴韵成为市民常伴左右、离不开的精神文化享受。继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也相继开启了“免费大门”。
本市扎实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组建放映队伍190余支,放映电影47000余场次,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农村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100%覆盖率。在全市3706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农家书屋,完成乡镇文体中心建设。天津图书馆延伸服务范围,在全市开设了58个社区分馆,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在全市设定送书点,定期将图书送到社区居民身边。
层次多、内容多、覆盖面广的文化惠民工程,让天津百姓共享文化阳光。本报记者刘平姚文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