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记者 任悦 李海燕 今天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天津防震减灾宣传周也从今天启动。天津将开展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或听一堂防灾减灾讲座、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等活动,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在这个日子里,本报也专访了天津市地震局局长赵国敏,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天津的防震减灾工作。
地形 存在多条断裂 处于两个地震带上
据赵局长介绍,天津地下存在多条“隐伏断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条:一条是从渤海起始,穿过塘沽、东丽、中心城区的东西向海河断裂;一条是从宁河潘庄附近起始,穿过中心城区至静海唐官屯附近的天津北断裂;一条是从宁河起始,穿过东丽、大港、静海、河北沧州直至山东德州附近的沧东断裂。除了这三条断裂外,还有宝坻断裂、蓟运河断裂等十几条断裂。天津处于两个地震带上,一个是北东向的华北平原地震带,另一个是北西向的张家口、渤海地震带。有记载以来,天津遭受过12次地震灾害,其中境内发生的有6次,周边地区大地震对天津造成破坏的有6次。天津在构造上和历史地震上都是一个重点区域,进入上世纪90年代,国家更是将天津列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监测预报 “织就”全国最密地震监测点
赵局长介绍,近年来,经过不断努力,天津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逐步完善。监测预报工作体系建设构建了四大台网,其中遥测地震台网,可以记录本土及邻近地区1级以上的地震。另外一个是强震台网,记录发生烈度达到4度以上的地震,由110个台站组成。第三个是前兆观测台网,有9个有人值守台站、7个无人值守台站。最后一个则是GPS观测台网,目前有11个GPS基准台,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观测大地形变。天津是全国地震监测点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大大提高了捕捉信息的能力。
为让大众更好地了解地震知识,天津将把9个有人值守台站对外开放。另外,天津已开通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12322,通过自动回答和人工服务向市民讲解防震减灾知识。
应急救援 31个公园成为一级避难场所
据赵局长介绍,地震造成的灾害程度,与地面建筑的抗震性有着直接联系。地震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是上下垂直震动,传播速度快,人们会首先感觉到。横波是水平向震动,速度比纵波慢,比纵波晚到达,但破坏力大。“发生地震后,先是由纵波上下颠,将建筑原有的结构颠散,坚固的建筑在颠后可以恢复原状,而豆腐渣工程则会导致建筑倒塌。”赵局长说,“之后,横波左右摇摆,致使已经松散的建筑彻底塌陷。”因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
应急救援体系主要指地震前的应急准备和地震后的紧急救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目前天津应急救援体系发展速度很快,基本构成四级预案体系,四级包括:市级预案,区县级预案,乡镇、街道预案,基层单位预案。赵局长说,天津目前已经有31个公园挂牌成为一级避难场所,其中长虹公园是按照标准建设的、设施完善的应急避难场所。
未来 到2015年行政区域内能抗御6级地震
天津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天津行政区域全部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天津“震灾预防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在天津自然博物馆建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向公众开放,以虚拟现实系统、4D动感影院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有人值守的地震台全部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向社会开放;充实完善天津防震减灾科普网,向网民提供地震信息服务和地震知识科普教育服务;对蓟运河断层、汉沽断层进行探测和地震危险性研究;建设基于卫星、短波、超短波通信手段无缝对接的地震紧急救援移动指挥平台;建设地震应急救援和避难场所信息系统;对由110个台站构成的强震台网进行改造,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和烈度速报;构成由11个基准站构成的覆盖天津全境的卫星定位观测网络,进行地壳形变观测;拓展测震台网的监测频带范围,开展地下精细结构探测和地下介质特性的长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