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合肥高新区全口径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达到1015亿元,提前一年跻身国家高新区"千亿俱乐部",综合排名跃居全国高新区第12位。
合肥高新区牢牢把握“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全力支持、服务和推进园区招商项目尤其是重大工业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早受益,赢得了企业的广泛好评,吸引了一大批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到园区考察、洽谈和投资兴业。仅2011年,合肥高新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就达24个,总投资290.56亿元,新引进10亿元以上大项目9个,总投资252.6亿元。目前,合肥高新区重点服务的工业项目达40个,总投资约464.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704.9万平方米,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产值达1162.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54840个。
重大项目建设无小事
在对重大项目服务上,突出一个“快”字,体现一个“真”字,真干真支持,大干大支持,确保重大项目超常规推进。在格力电器、赛维LDK、晶澳太阳能、中烟、长安汽车等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果断决策。在重大项目建设之初,即成立以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大建办主任张长淮任组长、合肥市城乡建委等相关部门和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合肥高新区同步抽调建设发展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项目建设服务组,配合领导小组全程调度、协调、服务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负责落实和推进项目建设具体工作。
为加快项目落地,尽早促进项目“又好又快”建设和投产,在项目洽谈和选址的同时,合肥高新区即指派专人主动与项目单位进行对接,跟踪服务,与项目及设计单位主动沟通规划方案,指导设计。在项目立项、土地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采取打时间差的办法,提前向项目单位提供设计要点;在规划方案设计完成后,立即组织召开规划业务会,提前对规划方案进行预审,使项目单位可以提前进行施工图设计,为项目顺利开工赢得时间。如赛维LDK项目刚刚确定选址后,合肥高新区即指派专人主动与项目及设计单位进行对接,现场指导规划设计,一周内就完成了项目初步方案设计,并立即组织召开规划业务会初审,同时上报合肥市相关部门审批。在其他手续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即确定了规划方案,使得项目单位可以一边完善相关报批手续,一边进行施工图设计。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项目无违规用地,合法建设,较好地解决了项目建设与土地、规划审批不同步的矛盾,为项目土地报批和顺利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合肥高新区对重大项目建设直接过问、直接服务,对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问题敢抓敢管、一抓到底。特别是在重大项目用地、征地、拆迁、办证等具体问题上做好服务,在资金、施工环境、建材供应和施工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采取“一天一碰头、三天一调度、一周一例会”等形式,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服务为先 监管到位
合肥高新区针对建筑市场现状,创新工作机制,推行“八位一体”服务和监管模式,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流动人口实名制登记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农民工维权工作、“三车”治理、建设工地文明创建、建设监察等8项管理职能合并于一体,一次服务到位。通过联动管理,统一服务,在对项目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服务的同时,一并将其他服务与管理执行到位,既方便了企业管理,又方便了项目推进。
合肥高新区在帮助企业完善基本建设程序的同时,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工程正式开工前就主动深入现场开展质量、安全监督交底,提前告知相关责任主体项目开工前和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主动了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尽早制定监督管理与服务措施,促使建筑市场逐渐规范,施工现场有序快速推进。
合肥高新区充分利用行业管理的各种手段,采取“表彰批评相结合、行政处理经济处罚相结合”等手段,通过对参建各方交底、约谈、处罚、暂停招标等方式,督促参建单位端正态度,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同时,加快施工速度。
基础设施配套先行
在安徽省、合肥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肥高新区未雨绸缪,基础设施配套先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1年年底,建成供水能力10万吨/日的西部组团自来水加压泵站及12.4公里DN1200水源管并投入使用;建成合肥市政供水管道约163公里,合肥市政燃气管道约92公里;建成220千伏变电站2座,变电容量72万千伏安,建成110千伏变电站4座,变电容量40.6万千伏安。2012年,合肥高新区计划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供水能力为40万吨/日(一期20万吨/日)的自来水厂1座。同时,积极配合合肥市燃气集团启动方兴大道DN700高压A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
在重大项目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方面,合肥高新区始终坚持围绕项目抓配套,全程陪同、全面协助项目建设单位办理报装、审批等相关手续。
经济发展无终点,项目服务无止尽。站在千亿园区的新起点上,合肥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取得更大的突破,在项目建设服务上将总结出新经验,为把合肥市打造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