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近几年,天津市新生儿数量保持高位,户籍人口新生儿分娩量连年超过8万人,去年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新生儿总分娩量达11万多人。今年恰逢中国人偏爱的龙年,因此专家预测,今年天津市将迎来生育高峰。记者走访发现,从产检、建档到分娩,排队、扎堆现象非常普遍,大医院的接收压力过大。 稿件统筹 邓晶龙 周白石
![编辑动机](http://www.022china.com/uploadfile/20120323/20120323114125186.jpg)
生个“龙宝宝” 今年挺流行
前两月新生儿猛增两三成 一中心医院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记者 李佳萌 日前记者来到了第一中心医院,在产科住院部记者看到,每间病房都住满了待产或刚刚生产后的孕产妇,走廊大厅中加放了10多张床位,家属们陪伴在孕产妇左右,“临时病床”让这个圆形的产科区走廊中心处显得格外热闹。正在待产的冯琳告诉记者,她刚一有临产征兆,主治医师就为她开具了紧急住院证明,她已经住院四天了。“我再过20分钟就进手术室,医生说,因为等待生产的时间长了,胎盘已经开始老化,所以建议我采用剖腹产手术。”冯琳说。当记者问她为什么会选择在公立医院生孩子时,她说:“选这家医院主要是因为离家近,便于亲属照顾,而且大医院医疗技术、医生水平都比较高,我在这儿生孩子会比较放心。”
一中心产科护士长张菁告诉记者,进入龙年以来,医院产科的孕产妇人数明显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份一中心产科人数增加了30%,2月份增加了20%多,两个月共接生了近600个“龙宝宝”。就在记者采访当天,该院62张床位收了85个孕产妇。“医院床位的周转速度很快,通常是顺产的2-3天,剖腹产的5-7天就可以出院了。即便这样,医院也会遇到一些孕产妇因中心妇产科医院无床位的原因转入我院,却又因无床位而不得不转入其他医院的情况。”
在一中心床位周转有着严格的要求,张护士长说:“当产妇接近预产期时,医生会为其开具住院证明,产妇才能办理住院手续。由于现在产妇人数较多,且一中心可能会随时接收有子痫合并症、妊娠期心脏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危重症产妇,因此医院产科从来不接受预约。现在有很多80后产妇喜欢住单间,与宝宝享受天伦之乐,不过22间单间房也是不能接受预约的,人多房少,只能排队。”
相关措施 今年天津市将新增4家助产机构
目前天津市现有助产机构102家,去年天津市户籍人口分娩量为8万多人,加上流动人口,总分娩量为11万多人,业内专家表示,预计今年新生儿分娩量将有所攀升。
天津市卫生局妇幼处处长张富霞介绍,按照上述数字,102家助产机构应该能完全满足天津市每年分娩量的需求,但目前天津住院条件好、医生水平高的优质产科资源相对缺乏,这导致了大医院集中出现产妇住院扎堆、医院接收压力过大的问题。同时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产妇希望自己在怀孕、生产过程中可以享受到更加细致、优质的服务,但大医院只能满足一般需求。为了满足一些市民的特殊需求,今年天津市将引入4家民营助产机构,它们分别是,和睦家医院、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坤如玛丽和丽人女子医院,这4家民营助产机构加入天津市场后,也将从另一方面促进天津市公立医院助产能力的提升。
中北镇医院 建档数同比提高70%
日前,记者来到西青区中北镇医院,这家社区医院辐射着中北镇23个村和多个新建小区,由于这里居住着很多新婚青年,因此每年来这家社区医院建档做产前筛查的孕妇一直很多。
上午8:30在妇保科诊室外,记者看到走廊里有10多位孕妇在排队等候检查。已经怀孕5个多月的张纹告诉记者,她每个月都会来社区医院做产前筛查。“今年怀孕的人真是不少,我在社区医院碰见的这些孕妇中,与我预产期是同一天的就有20多个人。每次来做产前筛查都要排队,算上等候和检查时间,起码要花费1个多小时。虽然孕妇多,不过我感觉在社区医院建档做产前检查还是比较容易的,备齐证件随到随办,但是我也打听到,等到怀孕7个月可以转到大医院时就没那么容易建档了,我会提前做准备,把自己的材料拿到大医院去‘排队’。”陪女儿一起来产检的宋女士说:“我家女儿怀孕已经快7个月了,她准备在中心妇产科医院生孩子,不过那里的孕妇太多了,此前她曾在那里做过一项检查,当天根本挂不上号,即便预约到了专家号,也要排上两三个小时才能轮到她做检查。”
中北镇医院妇保科主任刘树霞告诉记者,今年社区医院接收的孕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0%,去年该社区医院同期每月平均为辖区内孕妇建档70余个,今年这个平均数攀升到了120多,最多的一个月建档150多个,这些建档孕妇的年龄在20-30岁之间。“今年辖区内孕妇人数明显增多,我每天接诊孕妇人数都在50人以上,尤其是上午8:00-10:30,大家都来排队产检,我常常忙得没有喝水的时间。考虑到今年孕妇人数增多,医院今年还特意加派了产检医生并增加了仪器设备,应对孕妇增多的问题。”
![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jyw/qjtj/201203/W020120323414321256892.jpg](http://www.022china.com/uploadfile/20120323/20120323114154974.jpg)
生个“龙宝宝” 今年挺流行
关注 80后孕产妇 3项新需求
如今的孕产妇“主力”集中在80后这个群体,这代人在面临生儿育女的人生命题时,表现得似乎更加谨慎,对孕期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拿出了“放大镜”。
需求1
关注生育质量
一中心产科主任王得玲告诉记者,以前很少有人会关注怀孕前和怀孕早期孕妇和胎儿的情况,但近两年对相关方面进行检查和咨询的“准妈妈”逐渐增多。具体来说,现在很多夫妇在准备要孩子前,都会来医院详细询问孕前准备工作,为迎接宝宝到来做足功课。怀孕后,很多夫妇开始关注起宫内早期胚胎的质量,为胎儿做各种医学评估。“随着产科诊治范围的扩大和技术能力的提升,现在宫内胎儿检测的时间已经推到了怀孕早期,例如胎儿11周时便可利用NT项目检测是否有家族病史。”王主任说。
需求2
更高超助产技术
王得玲主任介绍,如今一些80后孕妇开始主张顺产,不过她们希望顺产的过程没有太多痛苦,这就对助产师们的技术提出了要求。
王主任说,一名合格的助产师需要具备强有力的手段去判断一名产妇能否进行自然分娩。通常,助产师需要凭借产妇的产力、产道和胎儿3方面状况来做判断,具体来说,如产妇的盆骨组织状况是否适合自然分娩,临产前的阴道分娩指数是否合格等等。如果助产师判断失误,产妇自然分娩的产程拉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变数会更多,这都将给产妇增加巨大的痛苦。
需求3
及时产后恢复
80后产妇们不仅希望宝宝一切健康,还要求将生产对自身的影响降到最低值。王主任说,现在部分产妇在生完孩子后,还会再回到产科门诊,希望能通过各种手段尽快恢复身体。“一些通过自然分娩方式生产的人,担心自己的盆底组织会松弛,特意来医院求教锻炼体操。还有些人担心生产后会留下妊娠斑,也来医院询问治疗的方法。总之,现在产妇对产后帮助恢复的医疗需求越来越大。”
降低剖宫产率专指控制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提升自然分娩率是近两年天津市妇幼保健部门的工作重点。在今年天津市将迎来生育高峰的前提下,降低剖宫产率计划将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又将如何应对? 稿件统筹 邓晶龙 周白石
四因素
导致剖宫产率居高
关于前两年剖宫产率一直居高的原因,市卫生局妇幼处处长张富霞介绍,构成剖宫产率较高的原因与目标人群认知度、胎儿大小以及助产能力多方面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使得控制剖宫产率工作非常艰巨。
首先,现在的孕产妇多为独生子女,她们中大部分人对自然生产充满恐惧,有些人甚至在顺产条件非常好的情况下要求择时择机剖宫产,孕产妇的主动选择是导致近年剖宫产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其次,胎儿的大小决定了孕产妇的分娩方式,据2011年市妇儿中心掌握的数据显示,巨大儿的发生率达到了8%,胎儿体重过大在客观上影响了孕产妇自然分娩。
第三,由于自然分娩的时间长、风险高、对助产技术要求高,因此很多产科医生也偏爱于做剖宫产手术,而剖宫产手术做多了,影响到医生的自然分娩助产技术的积累和提升,形成不良循环,这也是前两年天津市剖宫产率较高的另一项主要原因。
此外,按照国家计划生育的相关政策,如今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二胎,前些年那些生一胎时采用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在生育第二胎时通常会再次选择做剖宫产手术。
三措施 剖宫产率力争降至50%
2009年天津市启动控制剖宫产率项目,2011年全市剖宫产率为56.71%,较2009年下降了11.54个百分点。今年天津市孕产妇剖宫产率的目标是降低到50%,为完成目标天津市将采取三项综合措施。
措施一 “孕期体重管理”作为必选检测项目
今年天津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孕期体重管理项目”,控制孕产妇体重和胎儿体重。张富霞处长介绍,因为胎儿大小决定着产妇的分娩方式,体重过大的胎儿通常无法采用自然分娩的方式,所以控制胎儿的体重是实现自然分娩的一种重要途径。为此,今年天津市将以前作为孕产妇自选检测项目的“孕期体重管理项目”,作为必选检测项目,并推广到全市范围。未来该项目还将被纳入到“天津市孕产妇管理规范”,为孕产妇服务。
“孕期体重管理项目”就是在孕产妇中期(怀孕15周-20周)时,利用评估软件,对孕产妇和胎儿的体重进行评估,并通过控制孕产妇过度增重来控制胎儿体重。具体来说,如果评估结果在规定的数值曲线内,孕产妇可继续保持现有生活状态;但如果评估数值不合格,医生会根据这名孕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营养摄入的个性化指导,从而达到控制胎儿体重的目的。据了解,目前“孕期体重管理”仍属于自费收费项目,每次检查收取24元,该项目正在申请医保报销项目。
措施二 培养更多有能力的助产师
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关键要有助产人员的支撑,她们关于自然分娩的助产技术和能力是产妇自然分娩的依托和保障。今年天津市将加强现有医务工作者的助产技术培训,全市103家助产机构的助产人员将接受相应的定期培训,为助产师们提供帮助自然分娩生产的技巧及对难产等问题的处理方法。
张处长介绍,除了现有助产师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外,助产师资源不足也是天津市正在面临的难题,今年天津市将联合医科大学等天津市高等医科院校,共同进行助产人员的培养。
措施三 应用新助产方法
构成剖宫产率较高的关键要素与目标人群的认知程度有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剖宫产率应控制在20%以下,也就是说有8成以上的孕产妇均可通过自然分娩生产,因此帮助产妇克服恐惧心理显得尤为重要。今年天津市将继续加强孕期学校对孕产妇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鼓励各医院推出具有人文关怀的生产适宜技术,加强无痛分娩、导乐生产等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此外,今年天津市还将加强医疗机构管理,严格掌握医学指征,降低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严格实施剖宫产助产技术规范,建立市、区两级专家队伍,加强医疗环节的监督管理。实施网上监控,对全市的医疗机构实行每日分娩情况实时监控,并实时归集和通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