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3把刻刀、1支铅笔、十几个鸡蛋壳,每天5小时不间断雕刻,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临摹,王华平的蛋雕技术已相当纯熟,如今他已经雕刻了上千颗鸡蛋,雕刻内容也有历史人物、体育明星、大众百姓、景观名胜等等十几个种类。
锻炼臂力每天蛋雕5小时
从2000年开始,王华平迷上了蛋雕,由于有将近20年的素描基础,在外人看来他转行蛋雕应该困难不大,可现实问题却让王华平头疼,“蛋雕我从来没有研究过,由于鸡蛋弧面很大,刚开始雕刻人物比例都掌握不好。”王华平说,大约半年他也没有什么长进,看着雕刻出来的作品出现畸形,追求完美的王华平连续扔掉了3斤多的鸡蛋。王华平说:“当时我雕刻进度很慢,大约1周才能出1件成品。”为了掌握好雕刻规律,他看了很多雕刻书籍,终于琢磨出一个妙招。“我后来发现,如果选择一个固定的平面,按照固定比例将人物缩进平面中,就可以呈现比较不错的画面。”由于5小时的雕刻时间很长,为了把鸡蛋固定住,王华平还专门练臂力。“自从臂力增强之后,现在我将近5小时的雕刻中基本不会出现抖动,也保证了雕刻的平稳性。”
自改刻刀雕刻精细之处
由于蛋壳很脆弱,稍一用力就会将其杵碎,为了将人物的眼眉雕刻得更有神,王华平又自己改制刻刀,“红皮鸡蛋的厚度都在0.3毫米左右,一般刻刀稍一用力就漏了,所以我只能自己打磨刻刀。”一般刻刀都是45号钢材,由于其韧性很强,每次雕刻之前王华平都要磨上1小时。“雕刻前要把鸡蛋的一面刨白,所以只能用特别锐的刻刀雕刻。”目前,王华平已经自己改制了十几把刻刀,锉、磨石、冷凝水等等设备也是一应俱全。工具得心应手后,王华平的雕刻作品也是层出不穷,十几年来他已经雕刻出历史人物、体育明星、景观名胜等等十几个种类。
雕刻内容回归百姓生活
为了拓宽雕刻路数,王华平准备充实雕刻内容,目前他正创作一批以反映百姓生活为主题的作品,王华平说:“只有更多地反映百姓生活,这项艺术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现在我也在收集一些图片,计划近期推出一套蛋雕的系列作品展。”目前这一系列已经雕成了40多件成品,他也正在和文化部门联系,以便收集更多素材方便雕刻。(见习记者 刘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