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春节!春劫?……这个春节,你破产了吗?”“口袋‘清空’,我们成了‘年清族’啊!”……近几日,晒“春节账单”在网上有较高人气。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这些“春节账单”平均消费周期最少为7天,最多不超过15天,花费也从七八千元到近两万元不等。
网友“追梦赤子心”和记者聊道:“我在家里辈分很高,一连几天,光发压岁红包,就出去4000元。现在我家五世同堂,两个曾孙还不到1岁,更要包份大红包……随后的送礼和给父母的过节钱,7天的时间,就花了一万八。”
在浏览中,记者也看到了不少本市网友晒的账单,记者采访了一名身兼家庭责任的70后以及正值当打之年的80后两名网友。70后网友“希望”坦言:“这上有老、下有小,孝敬钱、人情礼一样都不能少!现在每年的花销是日益增长,我年终奖是两万元,除了带母亲出游花了3000元外,剩下的钱全部花销在置办年货、送礼、孝敬钱上了。辛苦一年换来的年终奖,一个星期全没。”对于80后网友“步步登天”来说,春节更像是个“春劫”。“我现在上班了,第一次感到了独立送人情礼、孝敬老人需要花费的压力,我现在月收入2000元,年终发了1000元奖金,过年全部用在同学、同事聚会和送礼上,不花这个钱就没有面子。这次过年,光红包就发出去3000多元,送礼花了不到2000元,现在还欠同事2000元没有还上,这打肿脸充胖子的角色确实难受!”
社会学家
量入为出心态平和
天津市社科院社会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洁女士分析,其实“春节账单”的所有心烦和无奈,都是自己造成的。首先春节是全民欢乐的节日。礼尚往来无可厚非,网友口中的“春劫”,只是个笑谈罢了。花销只要掌握有度就可以解决问题。不管是孝敬老人还是给人情礼,都不要攀比,量入为出。很多东西就是一份情感,和金钱价值的多少不能画等号,个人心态一定要平和。而许多网友支付了“春节账单”后,都提出来年多挣钱的口号。对此汪洁表示,这样的口号是花钱花怕了的“年清族”们自求的心理安慰,花销大不要紧,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如果作为一份激励,要在正常的途径和良好的心态下进行奋斗。但要是抱着一种扭曲的心态,不良奋斗就得不偿失了。(记者 王子瑞 摄影记者 谷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