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为了加强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本市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
2020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预警体系
“十二五”期间,本市要完成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任务,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的基本情况;完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积极开展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对重大隐患采取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措施,消除地质灾害的威胁;完善地质灾害临灾应急工作机制,增强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到2020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
进一步开展本市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动态巡查工作。蓟县北部山区是本市突发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组织开展蓟县北部山区地质灾害调查以及评价工作,重点加强对人口密集区域、重要基础设施周边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和危险性评价;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巡回检查制度,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汛前排查、汛中检查和汛后核查,并将排查结果和防灾责任单位及时向社会公布。进一步开展平原区地面沉降调查评价。“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查明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和发育程度。
建立全市统一的预警预报信息平台
本市要完善国土、气象和水务等部门的预警预报会商系统,整合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预警预报信息共享和发布平台;加强农村山区等偏远地区紧急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电子显示屏和高音喇叭等媒体和手段,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对城镇、乡村、学校、医院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人口密集区上游易发生滑坡、山洪、泥石流的山区地带,加密部署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等专业监测设备,加强监测预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危险性较大的隐患点开展专业监测,定期提交监测报告,及时掌握危险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市国土房管局会同市气象局、市水务局负责建立健全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进一步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整合国土、测绘、水务、建设交通等部门布设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点资源;完善滨海新区等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域内分层标组建设;加强重要线性工程、重点建筑物和重要基础设施地面沉降监测设施建设;加强地面沉降监测设施保护工作,确保监测设施得到永久保护;加强地面沉降监测和预警研究工作,提高监测预警水平。(记者 任悦 李海燕 实习生 张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