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他为了研究“生命科学”,“挪用”老父亲养老金开设研究所;虽然是严重强直性脊柱炎晚期,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渡过难关,拖着残疾的腿独闯南开大学自荐研究成果;他曾经对牛顿第一、二、三定律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公开挑错……他就是宝坻区大口屯镇的“草根科学家”闫赤元。日前,他推出的《新质速关系分析》得到北京相对论联谊会专家的注意,专家们也不得不承认闫赤元在挑战着爱因斯坦相对论质速关系式的权威。
“挪用”老父养老金筹建“科学研究所”
闫赤元生于1966年,上高中时不幸被查出患有“严重强直性脊柱炎晚期”。当时的闫赤元髋关节和脊椎关节已全部长死,胸骨畸形,肩关节丧失八成的活动量。但他不仅咬着牙活了下来,并且通过阅读大量书籍,试图在现代物理学中做出成绩。
2008年,闫赤元开始筹建“科学研究所”。直到今天,他还在为当初“挪用”老父亲5万元钱养老金的举动感到“愧疚”。在外人看来,一个只有高中学历,并且身有残疾的农民,很难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牛顿第一定律等高深的理论扯上关系,更别提筹建科学研究所了。但是,闫赤元却不顾周围人们的不解和非议,从论证出“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匀速直线运动结论的错误,到多次去南开大学自荐《新质速关系分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质速关系式的权威,闫赤元要在所有人面前证明“天生我有才”。
把《新质速关系分析》带到北京
昨天下午,闫赤元刚从北京回来,就第一时间与记者见面,将这次进京的收获兴奋地讲给记者听。“在前两天的北京相对论联谊会上,我将自己的《新质速关系分析》讲给众位专家,得到了一致好评。”据闫赤元介绍,作为挑战相对论的重要成果《新质速关系分析》,最突出的成果是解开了系统萎缩力学机理。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渐冻症、肌营养不良症、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与系统萎缩有关的疾病,从理论上找到了治疗和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
高中老师帮他写成论文
在科学研究的路中,闫赤元没有声名显赫的导师、专家引导,只能靠自己摸索前行。只有高中学历的闫赤元,很难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向专业人士进行阐述。他的第一位倾听者就是高中数学老师王宝珍。他先把自己的想法和理论给老师讲明白了,老师再用微积分等高等数学理论进行论证,论证成立后,再帮他写成论文。王老师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我就是闫赤元的翻译,把他的理论用现代科学理论界能够理解的术语和表达方式重新表述出来。”
想申请天津自然科学创新奖
2008年,闫赤元与多位教授共同协商,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采取新型的分散办公科研运作模式,注册了“天津市宝坻区寰宇生命科学创新研究所”。四年来,闫赤元作为研究所法人是靠低保费(月70元)和残疾补贴(月50元)维持着科研的运行。
“用力学研究生命运动属于交叉边缘学科,没有专业科研院所从事此项课题的研究。因此作为民间科研组织的科研成果,如果没有社会的支持即使有中科院研究员的支持,也很难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闫赤元说。
闫赤元还说:“我申请市残联联络专家召开理论研讨会,争取公开认证。明年春天我争取向市科委申请自然科学创新奖。”
专家:《新质速关系分析》在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权威
闫赤元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推出的《新质速关系分析》得到了不少专业人士的肯定。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专项研究理论物理、放射核的化学分析、基础数学等项目的北京市应用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科学家联盟核心成员郭应焕教授。郭教授说:“闫先生的说法确实有他的道理,能感觉到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并且通过不同阶段和质量变化分析后,得出的一个新结果,这也是在挑战爱因斯坦有关相对论质速关系式的权威。而下一步,我们要将闫赤元的公式进行实验论证。”(记者 王子瑞 摄影记者 谷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