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一旦贴上绿色的标签,身价立即倍增。记者连续多日走访新区多家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和水果卖场发现,市场上以“绿色”为卖点的农副产品很多,价格也比其他的贵几倍甚至更多。以西红柿为例,普通的在2.5元每斤,而贴有“绿色”标示的蔬菜价格为12元每斤,尽管价格高昂,但还是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记者发现,不同于食品质量安全QS统一认证,“绿色”标示五花八门:有的直接印在包装上,有的是由不干胶贴上,有的只有简单的标志,有的则防伪涂层、条形码、追溯码样样俱全。这些不同款式的“绿色身份”有何区别,如何辨别真伪?相关销售人员也大多一知半解。
绿色农场玩“混搭”
记者暗访到位于滨海新区的某生态农场,该农场有30亩地菜园是供市民亲自采摘的,种有胡萝卜、辣椒、豌豆、韭菜等,年产量大约8万公斤。经过与农场工作人员反复沟通交流得知,该农场按照标准种植的绿色蔬菜产量比较小,同样的品种,绿色蔬菜每亩年产量为3000公斤,而普通蔬菜每亩年产量能达到5000至6000公斤,因此,为追求高额利润,该农场有多半的产品是普通蔬菜混在绿色蔬菜中,贴上“绿色”标签销售的。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如果真的是绿色认证的话,标准太高了,但办个认证证书,2万块钱就可以解决。”另外,据他介绍,绿色蔬菜的生产成本比普通产品只高出10%-30%,只是流通、包装的成本会相对高些,但无论怎样高也不至于高出几倍以上。由于消费者对绿色标签越来越信任,于是商家开始在标签上“设局”。“我国绿色食品的认证标识没什么防伪功能,很容易被盗用或者冒用。”
记者询问该企业是否通过认证,他没有作出明确回答,而是帮助记者在淘宝上找到了一家标签销售商,每个绿色蔬菜认证标签的价格从2分钱到几角钱一枚不等。标签销售商还一再保证绿色认证绝对高防,以假乱真完全没有问题。
“绿色”监管有待加强
以假冒的绿色标识销售普通蔬菜的现象在整个绿色蔬菜市场上屡见不鲜。在暴利驱使下,原本有认证标识的绿色企业也开始铤而走险,从事起“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当。越来越多的生产商为取得一个合法的身份,往往在小块地上生产经过严格程序控制的绿色食品,一旦获得认证,就开始对普通食品进行“绿色”包装,导致市场上的绿色食品鱼龙混杂。
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表示,目前国内的认证监管力度确实较弱,企业获得认证后,认证机构的监管就开始松懈,很多认证机构在发证后就很少再去监管了。
记者拨打市质监局投诉电话,受理投诉业务的工作人员表示,质监部门负责对认证食品的监管,如果认证产品达不到要求,市民可向质监部门举报。(见习记者 胡淼 黄硕 摄影记者 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