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9月29-30日,中关村再次成为全球科技精英瞩目的焦点,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甲骨文、微软等国际知名企业高管在内,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希腊、日本、韩国的高层政府官员、知名专家学者、著名高科技企业家、科技园区管理者及研究专家、10余个国家驻华使馆代表以及中关村各界人士代表2500多人出席了此间举行的2011中关村论坛年会,就科技创新与科学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了题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主旨演讲。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关村论坛年会组委会主席徐冠华在代表组委会致辞时表示,2011中关村论坛年会是在当今世界主权债务危机加重、经济面临二次探底风险、新的科技革命可能形成的大背景下召开的,选择“创新驱动”作为此次论坛的主题,探讨科技创新与科学发展的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表示,2011中关村论坛年会是今年在北京举行的又一项重要的国际活动,对于提升中关村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区域创新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万钢介绍说,“十一五”期间,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重要的进展。5年来,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速,2010年达到2046亿元,带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增长到706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5%。2010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255万人年,居世界第一位;国际科技论文数目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三;高技术制造业产值达到7.6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万钢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引进技术的门槛越来越高,遇到的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也越来越高,这表明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来驱动。
万钢表示,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家高新区奠定了创新驱动的基础,成为中国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2010年,83个国家高新区企业总收入达到105917亿元,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6.8%;工业总产值84318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1.5%;国家高新区共有5.5万余家企业,其中各类上市企业921家;目前超过40%的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来自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的研发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的35%,占园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每万人的发明专利量达到75.8件。国家高新区万元GDP能耗约为全国平均能耗的一半。国家高新区还构建了相对完善的产业培育体系,目前已经建立起54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近百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上千家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其中包括金融类服务机构、保险类服务机构,还有一些对外合作的服务机构,建立了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产业集群的一整套产业培育体系。
万钢指出,今后几年,国家高新区要按照创新发展的内涵和规律,继续探索和实践基于创新创业的内生增长机制和发展路径,使创新成为国家高新区发展最主要的创新动力。根据这一目标,国家高新区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机制,实现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大力营造开放宽容的社会文化氛围,实现和谐发展。国家高新区要实现创新驱动需要进行五方面重点工作,即建设创新产业集群,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汇聚人才创造价值,积极推动开放合作。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成功探索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道路,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中关村的发展对推进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杨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