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用“无米之炊”形容河北省部分县(市、区)科技创新开展之难毫不为过。近日公布的2010年河北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统计情况显示,全省有28个县(市、区)本级财政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为零,41个县(市、区)财政研发投入不超过50万元。
“按照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要求,研发经费应达财政收入的1.1%,但实际上县财政很难足额拨付。”某县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透露,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该县将农业、林业等其他费用按“研发经费”进行登统。“但还是难以达到要求。”该负责人说。“我们已经多年未拿到一分钱的研发经费。”面对记者提问,另一个县的科技局某负责同志回答得更为干脆。“研发经费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体现得非常明显。”高邑县主管科技的副县长徐志峰说,该县一年财政研发投入虽仅200万元,但效益可观。近期,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部分瓷砖生产企业效益不佳,但高邑县恒力陶瓷有限公司瓷砖烧制车间还是开足马力生产。“县科技局帮我们进行轨道窑尾气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改造,一条生产线一天就能节煤50吨。”该公司总经理陈云中告诉记者,新技术让企业成本大幅降低,市场竞争力更强。建筑陶瓷产业是高邑的优势产业之一,这项新技术很快就将在全县推广。
“200万元不仅仅用于新技术推广。”徐志峰介绍,去年该县还建立了建筑陶瓷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基地,免费为企业提供服务。“原来产品检测要到山东等地,不仅费用高还要耽误四五天时间,现在一上午就能在本地完成检测。”200万元研发经费还让高邑县建成国家级建陶生产力促进中心、石家庄市建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产业实现了升级。
统计显示,地方财政研发投入可产生10倍至20倍放大效应,对区域内经济长期发展有明显拉动作用。高投入产出比缘何不能激发高投入积极性?“科技投入的作用有其滞后性,一些地方为了眼前利益,往往会把钱投到出政绩更快的地方。”某县主要领导透露,“急功近利”思想让一些地方的科技经费有名无实,即使有预算,也难以保证科技经费足额拨付。
不久前通过的《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作出规定:设区市及县(市、区)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应高于2%。这是我省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科技投入指标。但贯彻落实情况如何,还得让事实说话。
短评:谁来给科技创新“第一桶金
“研发投入的主体应该是企业,科技创新不能只依赖政府投入。”这是我省部分县(市、区)地方官员对财政研发费用“零投入”给出的理由。
这一理由看似合理。但从我省实际来看,许多县域优势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产品附加值低等特点仍十分明显。企业急需人才难以引进,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往往难以把握市场最新技术走向,仅仅依靠低端产品的价格优势赚取微薄的“刀片”利润,而面对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风险,大多选择止步不前。在这样的现实中,带有引导性质的创新“第一桶金”就显得弥足珍贵。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初期,研发投入占GDP的总比例常在0.5%—0.7%左右;在经济起飞阶段,该比例上升到1.5%左右;进入稳定发展期,该比例保持在2.0%以上。而在前两个阶段,政府的财政性科技投入至关重要,只有当经济进一步发展,企业才有动力、有能力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对于刚刚步入“起飞阶段”,甚至仍在“起跑线”外徘徊的我省诸多县(市、区)而言,现在的“零投入”,无疑意味着今后的“难发展”。
更令人担忧的是,空转、虚设、挪用……“瘦骨嶙峋”的研发经费却成了个别地方任由宰割的“肥肉”。一个地方的相关负责人透露,财政性研发投入名义数额和实际数额不符,财政部门拨入科技部门的研发经费“报个到”之后转为它用等情况时有存在。个别县(市、区)为了实现中央和我省对财政研发投入的要求,将支农资金、技术改造资金等列入研发经费充数,就连一些上级下拨的研发经费也被截留挪用。
据统计,在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效应,其延迟期平均为3年。而正是耐不住这“三年冷板凳”,把钱投向科技被个别急于在任期内“出政绩”的干部认为是“替别人做嫁衣裳”。
“县市科技工作主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艰巨任务,反映着国家科技工作的总体成效,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主战场之一。”科技部前部长徐冠华如是说。
面对少经费甚至无经费的尴尬,县级科技工作如何有效开展?
勇于捧出科技创新“第一桶金”,应是县(市、区)党委政府的主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