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统一领导,统筹开发,约束自由裁量
随着滨海新区全面开发开放进人关键时期,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集约利用成为关系发展速度与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科学合理、干净安全地开发利用全区的土地资源,滨海新区于2010年1月27日成立了由区领导、各部门和功能区管委会负责人组成的土地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土地管理工作,负责审议新区范围内的所有经营性土地出让方案和工业项目用地出让方案。方案经审议通过后,土地方可上市交易。
2010年,他们共召开20次土地管理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了新区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方案。同时,土地管理委员会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滨海新区土地出让工作实施意见》,明确规划条件中的容积率等强制性指标不能被随意更改。确实需更改的,按照规定程序收回土地使用权,经土地管理委员会再次审议通过后重新公开出让,同时,对土地收益在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之间如何分配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土地管理委员会的建立提高了决策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平衡了各级行政主体间对土地的利益诉求,直接限制了个人和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规划指标变更的自由裁量权。一些领导发出感慨:“土地出让工作轻松多了,再也没有人因为拿地的事情找我打招呼了!”
创新
集中交易,“打包出让”,规范市场秩序
2010年2月10日,滨海新区开始实行土地集中交易制度。
之后,滨海新区于每月10日集中进行土地交易。
滨海新区范围内所有经营性用地的土地出让方案,在土地交易中心集中挂牌,在集中交易日发布上月推出地块的成交信息以及相关政策信息。同时,制定出台相关文件,规范土地整理储备成本的构成及支出标准,保证土地交易价格确定在合理区间。
定期、集中发布信息,使所有企业能全面了解土地出让信息,公平参与竞争;集中交易,让企业在短时间内一次性了解多个地块的信息,有充分时间进行投资选择;每个交易日公布出让地块的详细规划条件,使企业能够充分掌握土地开发的内容,从而准确定价参与交易。
土地集中交易制度为交易提供了较客观的价格标尺,既能防止卖方土地收益流失,又能保证买方有合理的出价参照,有效维护了交易双方的利益。
为了使土地出让与土地开发衔接紧密,滨海新区在土地交易中创新推出了“打包出让”制度。
该制度要求,对所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以及按照区域开发的要求对地块周边学校、医院等公益性设施的分摊费用核算清楚,并在土地出让时打包叠加,由受让方一次性向有关机构缴纳。同时规定拟出让地块要达到“净地出让”标准,并明确了各类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和时限,由土地整理部门实行“保姆式”服务,对各专业部门统一协调落实。
“打包出让”改变了原来土地出让与配套设施建设相分离的状况,限定了配套建设部门对土地开发的制约,减少了“寻租”空间。
防腐“筑堤行动”,超前防范,消除廉政风险
重点领域要抓重点环节,重点环节要采取针对性措施。
滨海新区纪委针对新区集中上马的项目多、集中建设的工程多、集中投入的资金多和廉政风险大的特点,以制度建设,源头防腐为特征,组织实施了“筑堤行动”。其中土地管理“廉政询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新区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介入土地出让管理工作,实行了“廉政询察”制度,遵循“提前做好制度设计、超前消除廉政风险”的思路,推动土地管理部门分析工作现状、查找薄弱环节和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完善体制、机制,保证土地出让健康顺利开展。
询察主要围绕土地管理体系是否做到结构科学、功能完善、执行有力展开,包括:是否按照决策,执行、监督角色分开的原则设置行政机构;是否建立了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部门权力运行机制;土地管理各部门的职能是否充分发挥;土地市场环境是否让企业充分、公平竞争;政务公开工作是否到位等等。
廉政询察通过查错纠偏找准管理制度改革的切入点,不仅保证土地出让工作顺利开展,而且完善了权力制约机制,做到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升天智城 以人为本 腾飞中的滨海高新区软件园
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是滨海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凭借独特的区域优势,着力打造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核心区。现已拥有“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品牌,在全国服务外包最佳园区的排名中名列第七位。[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