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打工仔、外来务工人员、新市民……这是不同阶段城市人对于进入城市的外来人员的称谓,从中不难看出,城市人对外来人口的接受程度正在不断改善。专家指出:流动人口是城市中的一分子,哪个城市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哪个城市就能留住那些高质量的劳动力,也就拥有了城市未来的发展动力。然而,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尤其是社区,除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和困难。为更全面地了解青年农民工的需求与生活状态,市民政局、南开大学、滨海新区民政局共同以滨海新区为试点,通过调查,分析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障碍和壁垒,提出了推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的基本思路和实现改革的措施和对策。调查对象包括在津工作的青年农民工,也包括社区工作者。
面向农民工的问卷,抽样调查对象为在塘沽区工作的青年农民工,其中男性481人,女性335人,被调查者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45岁,平均28.8岁;95.5%的被调查者的年龄在35岁以下。
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访青年农民工初中文化水平人数最多,占53.3%。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工比例合计达16.3%。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被调查者共占30.4%,还有少数青年农民工接受了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
此次调查的青年农民工中,73.1%的人为已婚人员,25.2%的人未婚,农村青年“举家打工”的倾向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农民工的社区融入程度相对较高。在津生活三年以上的青年农民工已经达到55.7%,
在就业情况方面,这些青年农民工的“上层职业”从业率低。仅有2.9%的青年农民工从事地位较高的管理性工作,独立经营人员相对较多。被调查者中的“个体户”或受雇于个体户的占27.3%。服务业和工业是青年农民工分布较密集的职业领域。被调查者中,商业服务业人员、物业环卫人员、家政服务员的比例共计33.6%;工厂操作工、建筑装修工的比例共计28.5%。被调查的青年农民工自报的月收入平均为1446元。收入在1500元(含)以下的青年农民工比例合计为69.8%。
被调查的青年农民工中,74.5%与自己的家人(或配偶、或子女、或父母)居住在一起,20.9%与家人以外的其他人同住,4.6%的人单独居住。被调查的近3/4的青年农民工能够与家人共同生活在城市社区,这表明他们已在某种程度上开始融入城市社区。
老乡和亲戚是青年农民工主要选择的社会交往对象,与二者交往的人的比例分别为71.9%和42.9%,在津认识的“当地居民”和“非当地居民”,交往比例分别为37.1%和25.1%,本地居民朋友这一指标直接地反映了青年农民工在城市社区的融入程度。
个案
韩玉杰 中层管理人员
学历收入都不差
心里还是有压力
韩玉杰已经在天津待了10年,如今他是一家高档美容会所的店面经理,月收入近万元。可在小韩心中,还是觉得自己离这个城市有些远。
小韩家在河北沧州,小时候在天津的亲戚家生活,以借读生的身份完成了初中学业,因为户口不在天津只能回老家上高中。高中毕业后他抱着一定要在天津立足的愿望回到天津打工,同时一边上高自考。他从“捏脚工”干起,终于在2009年成为全国知名美容机构的中层管理人员。而且,他自学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小韩说:“虽然我的工作、收入、学历都不比天津的年轻人低,可因为我没有天津户口,在别人眼里始终是个外来打工者,所以我还是有心理上的压力,在这个城市里我甚至不敢奢望爱情。”
如今小韩已在家乡娶妻生子,他告诉记者:“我的梦想是把老婆孩子接到天津来。我想在天津买房子,可我没有公积金,也没有天津户口,买房时有不少限制。我也想让孩子享受天津的优质教育,希望他不要再和我当年一样,因为户口问题而不能在天津上高中。”
障碍
感觉还不是“一家人”
从调查数据总的情况看,青年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社区的程度还比较低,障碍因素还比较多。
制度:户籍与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密切联系。青年农民工尚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这无形之中削弱了他们融入社区的物质基础。
社会保障缺失:青年农民工所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待遇还有不到位的情况。社会保障权益并没有得到切实维护,是阻碍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重要因素。
子女教育:被调查的24.3%的青年农民工存在子女入托、入幼、入学难问题。
就业制度:近年来,政府部门开始考虑农民工作为国民的平等就业权问题,但在就业实践中,农民工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现象依然严重。
社区服务欠缺:尽管社区服务为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社区服务功能不足,是制约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一个现实因素。
交往:多数城市居民没有积极与农民工交往。
自身困难和素质:农民工较低的文化水平,不利于职业的选择和报酬的提高,进而严重影响其融入城市社区。法律知识较少,现代文明道德和生活习惯尚未养成等等阻碍着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
观点
要“接受”还要“融入”
天津市民政局政策法规处负责人杨丽荣:在新时期,促进农民工特别是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是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所以,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民工的社区服务。社区居委会可以整合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为农民工提供各种细化服务。社区组织还可以为外来务工者提供相关政策介绍、住房购买与租住价格信息,乃至开展临时住房安顿服务等。与此同时,还应该为农民工提供医疗卫生健康咨询等多方面服务。
南开大学唐忠新教授:社区组织不应忽视那些关系到农民工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教育权利的服务内容。经常让农民工及其子女参与社区文体娱乐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精神娱乐、社会交往需求,有利于农民工融入社区生活。如果围绕解决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则更加有利于农民工真正融入社区。
个案
师道光 物业保洁
一家三代在天津
希望将来无差别
师道光的老家在安徽,他的父母在10多年前就来天津打工了。现在,他带着老婆、孩子和老爸、老妈都住在天津。
师道光和老婆都在河西区新城大厦做保洁,两座24层的高层住宅,每天要扫、擦、清理垃圾,从早7:00到晚9:00,只要有活儿就要干。小两口每人工资都是1000元出头,带着一个8岁的儿子,在城市人看来过得“够紧”。小师说:“还可以吧,我所在的物业公司给提供了住房,是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地下室。孩子在土城小学上学,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也不用交学杂费。只是我觉得城市里的孩子机会更多一些,去上各种辅导班,学各种特长,我们没有这么大的经济实力。”
小师的爸爸师新志也在社区里做保洁工作,今年56岁的他在天津已近20年,现在他和老伴儿住在工作的街办事处提供的一处平房里,老两口挺知足。他们说,自己这一代想法不多,而孩子这一代有时要求就高些,甚至想自己能在天津有套房子,下一代能在这里上好高中,好大学,这些现在看来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