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原料与产品的“大进大出”是石化产业的特点之一。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滨海新区石化产业,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配套服务项目抢滩。5月份以来,中石化LNG项目用地工程、中石化天津原油商业储备库先后在南港工业区开工,中石化天津分公司原料交易销售中心及物流集散中心落户轻纺经济区,一条涉及石化产品仓储、交易、集散的服务产业链日臻完善,南港工业区与轻纺经济区正联手构筑起一条粘连石化中上游与下游的产业服务链。
产业基座日渐深厚
如果把石化产业比做一座金字塔,那么配套服务链条就是厚实的塔基。近日启动建设的中石化天津原油商业储备库,是目前南港工业区内规模最大的石化仓储物流项目。该项目库容量为320万立方米。按照业内平均水平预测,项目每年可周转原油3200万立方米,可满足两个大乙烯项目的原油加工需求。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石化产业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以中石化天津分公司为例,该公司每年所需的原油量达1550万吨,生产各种产品总量超过1000万吨。而像中石化天津分公司这样规模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南港工业区将建设两座。巨大的石化仓储物流需求,引发一批相关项目向南港工业区聚集。南港工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仓储物流组团内的项目总库容已达1000万立方米,可储存石化中上游链条涉及的主要的液体和固体化工品,这些项目的占地面积相当于100个足球场。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目前所需的原油,均来自中石化在天津港建设的68万立方米南疆油库。此外,中石化在大港还运营一座90万立方米的原油储库。根据计划,中石化将利用管道将新建的天津原油商储库与另外两个储库链接,从而使三者相互联通、互为补充,确保对新区及周边炼化企业原料的稳定供应。
服务链激活产业链
在南港工业区瞄准国内重要的石化仓储物流基地发力的同时,与其毗邻的轻纺经济区也将打造化工产品集散中心作为发展方向之一。作为滨海新区构筑“油头-化身-轻纺尾”这一完整石化产业链的两大重要载体,南港工业区与轻纺经济区正在构筑起一条粘连石化中上游与下游产业的服务链。
泰奥石化仓储物流基地是目前南港工业区内仅次于中石化天津原油储备库的仓储物流项目。该项目负责人透露,该基地将与大乙烯项目直接对接,建成后大乙烯项目的产品可通过管道直接注入基地的储罐。除该项目外,中石化天津分公司还将围绕大乙烯项目的产品,在轻纺经济区内建设一座北方最大的石化原料交易销售中心及物流集散中心。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石化原料交易销售中心及物流集散中心这一平台,我们把大乙烯项目的产品优先供应轻纺经济区。上述两个项目,将构筑一条涉及石化产品储存、交易、集散等环节的服务链条。通过这一链条,大乙烯生产的石化中上游产品将与轻纺经济区内石化下游企业无缝对接。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优质服务项目的抢滩,滨海新区的石化产业环境将日益完善,产业水平也将不断提升。 (王森 黄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