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该活动已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推进新区开发开放、“十大战役”建设和实施“强街强镇”战略的强大动力,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的有力抓手,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载体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记者从滨海新区区委组织部获悉,自滨海新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该活动已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十大战役”建设和实施“强街强镇”战略的强大动力,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的有力抓手,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载体。新区积极探索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服务大局
构建推动科学发展长效机制
全面推进“十大战役”、实施“强街强镇”战略、落实“十二五”目标任务,都是新区的中心工作。新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构建推动科学发展长效机制。
区委始终将全面推进“十大战役”作为创先争优主战场,以“当滨海先锋,为党旗增辉”为主题,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当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的排头兵。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抓质量、保安全、要进度”的党员立功立项活动,“让党旗飘扬在十大战役现场”主题实践活动,在工程项目部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千人誓师动员大会等形式,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创先争优搭建平台,使创先争优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管理创新
构建促进社会和谐长效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新区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力量,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创先争优。开发区创建了以社区党建为核心、形成专兼职结合的居委会和专业化社会工作者队伍两个支撑、建立数字化社区系统和泰达城市网两个系统、打造社区沟通交流、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重塑三个平台的社区治理1223模式,开创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
除此之外,新区还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中的作用,广泛开展各种活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天津巨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党群组织共同成立了天津市非公企业第一家“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设立了“耿长和教育基金”,每年为教育事业捐资100万元,帮助特困学生完成学业。
惠民利民
构建服务人民群众长效机制
为更好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新区建立起一系列的长效机制。
新区认真落实联系点制度,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建立联系点、开展点评,带头深入基层指导工作,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新港街道推出“一站式、全业务”服务,对劳动就业等6大类157项事务实行了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让老百姓享受到“进一扇门办百件事”的快捷服务。不断完善窗口服务机制,实施了错时工作制,工作时间主动对接群众休息时间,周六周日不休息,每天“早8晚6”共10个小时不间断受理业务,方便了群众利用下班和休息的时间办事,真正让居民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人性化服务。设立人大代表接待窗口,建立处级干部每周信访接待日制度,变上访为邀访和下访,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新区还高标准实施20项民心工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惠民机制,并丰富服务内容,建立利民机制。
夯实基础
构建加强基层组织长效机制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区委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研究制定加强国有企业、农村、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的建设5个实施意见,进一步夯实党组织基础,形成政策体系,全面加强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同时针对重大项目建设涉及领域广、点多线长、党员分散的实际,积极探索项目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滨海建投集团轨道交通分公司党支部采取党建联建联席会的形式,把参建各方党员团结凝聚在一起,组织开展活动。中心渔港开发公司成立了以投资方为主,施工、设计、监理、总包参加的项目临时党支部,做到工作同部署,目标同考核,活动同开展,先进同表彰。
为增强组织活力,新区还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滨海新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为村级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实施“高位嫁接”,选派驻村干部;扩大用人视野,面向全国、全市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
此外,新区结合新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搞好调查摸底,理顺隶属关系,形成统一、高效、有序的党建工作新格局。(陈西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