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被称之为“现代创新型服务业”。而这,已成为高新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第一产业”。
西北电力设计院,这个坐落在西安高新区的企业,占地仅30余亩,在西安高新区大企业云集的区域里,其企业的利税却排到了区内前十名。它靠什么?陕鼓,如今已是鼓风机行业的龙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依靠什么成长壮大、占领市场?
答案很简单,它们都是提供服务的商家!
服务,如今是商家抢占市场的最有力武器。以陕鼓为例,当初的陕鼓只是单纯的制造商,在市场中并不具有太大的优势,而当其转型为集设计、制造、解决方案、售后、维修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商之后,就迅速成为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而“制造”反而成了企业中直接收入所占份额最少的部分。
这一切,都来源于服务。
占地少 污染少 产值高
谈到服务业,可能更多人会想到餐馆、商店这些传统的服务业。但在较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业所占产业比重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以及我们周边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已经提升到40%~60%,甚至美国达到70%以上。单靠传统的服务业很明显是不可能的。
这里的服务业,不是传统的服务,而是创新型服务业,其依靠高智商的服务、增值的服务,包括科技咨询服务以及物流、商业、金融各个方面,用各种创新型的、高智力的服务来创造高价值。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创新型企业的共同点是:占地少、人员少、污染少、产值高。
创新型服务业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可能不了解它,但你一定享受过它带来的服务,如网络游戏、移动服务、电子银行、远程教育等,都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
近2万博士硕士 助力创新型服务业
仅仅对照创新型服务业的定义,就会发现,西安高新区与创新型服务业的配合可谓是“天作之合”。
首先,高新区的创新创业十分活跃,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最完善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大量科技产品成果在高新区的催生和转化,为创新型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使其具备了创新型服务业的先决条件。目前,园区科技创新活跃的企业达到3000多家,去年全区新增知识产权申请17113件,同比增长36.8%。
其次,创新平台和主体高度聚集。高新区建立了77个工程技术中心和100多家大型研发机构;众多企业将研发中心、服务基地设在高新区,区内还集合了多家金融保险、投资、中介、物流等机构,为发展创新型服务业提供了完善的支撑和配套。
创新型服务业要求最高的就是人才,而人才优势恰恰是高新区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高新区现有留学回国人员2600名,留学人员企业630家;园区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9家,占到全省的31.7%;每年接收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一。目前,全区有各类人才28.7万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10.8万人、博士硕士1.68万人、中高级职称7.4万人,居全国高新区前列。
系列政策 促创新型服务业发展
创新型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和核心,是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朝阳产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高新区产业的提升,需要大力发展创新型服务业。近年来,高新区相继修订并出台了吸引知名研发机构入区、鼓励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高端人才引进等一系列创新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目前,高新区创新型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势态良好,形成了以研发及技术转移、软件及服务外包、工程设计及服务、创意、信息服务为主的创新型服务业发展态势。2010年,创新型服务业营业收入858亿元,占现代服务业总营业收入的58.9%,占全区营业收入的21.4%,较上年增长43.58%,高于平均增长水平近14个百分点。上缴税收20.35亿元,占现代服务业上缴税收的44.2%,成为西高新“第一产业”。
高新区将按照“两带四区七园(基地)”的整体规划,以研发设计、软件与服务外包、创意动漫、互联网等新兴业态为重点,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带动性的创新型服务业,建设全国一流的“创新型服务业基地”。确保创新型服务业营业收入2012年、2015年、2020年分别达到1100亿元、2500亿元、6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