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今年以来,新区创新管理方式,将民工学校开在1000余块建筑工地上,为20余万建筑产业工人普及安全、文化、法律等专业知识,推动外来务工人员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在构建和谐首善区的同时培养“滨海新市民”。目前,政府、企业、民工三位一体的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模式已初步形成。
在南港工业区中交天津航道局的吹填造陆工地上,记者曾亲历过一场别开生面的民工课堂。讲台上,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讲台下,学生们细心体会,认真记录。这一幕让组织者印象深刻,主讲老师梁伟是一位“老建筑”,既是项目经理,又是学校的长年授课教师。这堂课上,他除了讲一些有关职业技能与安全方面的知识外,还重点对如何做好文明施工作了详细介绍。
事实上,在滨海新区,这样的“民工课堂”几乎每天都在开讲。不同的是,这些课堂总是伴着一项项工程开建就地开设,它的学员都是在建工程工地上的民工,它的教学内容紧跟工程进度,分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有民工劳动权益维护、法律法规、文明施工、建筑安全、道德文明和卫生急救6大内容,选修课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编制。
据悉,滨海新区创新施工模式,由建设、宣传和教育等部门牵头,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建筑工程总包企业必须落实民工学校的建设责任,各项目部负责具体实施,将课堂搬进建筑工地,实现“学有教材、教有师资、学有场所、学有制度”。目前,新区民工学校已经形成了1000多名教师组成的师资库,并要求民工学校教室面积不得小于50平方米,且必须配备黑板、桌椅、电视机、DVD等教学用具,使民工学校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办学之路。在新区建筑业,民工学校已逐渐成长为一个民工与民工间、民工与企业间、民工与建筑业主管部门及社会间交流的综合平台,成为打造和谐社会的一个有效载体。
民工学校开展的文化建设,成为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平台。今年以来,各施工企业结合创建“标准化工地”、“平安工地”、“廉政文化进工地”等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多种有益活动,通过比技能、比安全、比文明、比团结、比干劲,焕发民工热爱企业的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团结协作的纪律观念,促使建筑工地的风气得到了极大转变,打牌赌博、打架斗殴的现象基本杜绝,生活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企业普遍认为,民工学校的建设,提高了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水平,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有利于企业建立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据统计,随着民工学校的开设,新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数量逐年增加,工资纠纷逐年下降,工地脏、乱、差和违章施工的现象有了很大改善,施工现场乱堆放、丢失损坏、浪费严重、危险作业等不文明行为基本消失,民工学校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新平台,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记者 郭熠)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海泰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 引领滨海高新区建设
当前天津市作为全国11个BPO城市示范基地之一,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成为带动天津发展的一大机遇。目前,天津市已经把BPO产业列为全市的一项重点工程。滨海高新区凭借独特的区域优势,着力打造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核心区。对此,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温健在做客搜房网时提到,海泰发展将引领滨海高新区建设,以核心竞争力铸就企业辉煌。[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