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在天津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内,有几只特殊的山羊。它们和普通山羊一样吃草、喝水,但是深棕色的长耳朵向人宣告:“我们不是本地山羊,我们是纯种的‘老外’——波尔山羊。”这些身型健壮的山羊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克隆羊。
昨日,记者从天津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获悉,市科委重点项目“原种波尔山羊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从2005年本市第一只克隆羊降生以来,一共成功繁殖了5只体细胞克隆羊,1只胚胎细胞克隆羊。而今年就有3只体细胞克隆羊降生并健康成活,并成功成活了本市首例克隆公羊。
基地探访
首例克隆公羊羔 40天“狂”长15斤
昨日,记者跟随天津波尔山羊克隆项目课题负责人刘海军博士来到了克隆波尔山羊的圈舍,两只一尺多长的小公羊羔正围着它们的“妈妈”玩耍。刘博士指着那两只可爱的长耳克隆羊告诉记者:“这是40天的克隆公羊,旁边那就是生它们的‘妈妈’。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克隆公羊,此次弥补了天津克隆技术研究的一项空白。”
记者发现这克隆羊宝宝和“妈妈”长得不一样。克隆羊的“妈妈”通身全白,是一只普通山羊。而小公羊从头到颈都是深褐色,只在鼻子上有点白色,而且它们的长耳朵也显示出“老外”的特征,原来它们的供体细胞取自一只原种波尔山羊公羊。刘博士说,这两只克隆公羊出生时一只6斤,一只8斤。到现在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两个小家伙长得特别好,都长了15斤左右,已经有20多斤了。旁边圈舍里的一只小母羊也快3个月了,健康状况同样良好。
技术成果
8年成功克隆6只羊 创造“明星”家族
至此,本市已成功繁殖5只体细胞克隆羊,1只胚胎细胞克隆羊,总共6只克隆羊目前都健康成长。天津克隆技术走过8年历程,此项研究目前已经全面趋于成熟。在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繁殖室里,记者和“津门克隆羊家族”见了面。它们全都活泼可爱,长着深棕色的“头发”、油亮硕大的耳朵、优美流畅的曲线,完全继承了供体羊的遗传特征,俨然一副“贵族”气质。由于已经是世界闻名的“明星”,面对记者的镜头,它们毫不怯阵,有的还干脆把前腿蹬到围栏上,不停地摆着姿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克隆羊自从降生以来身体一直很好,每天都能吃上3斤草料,其中体重最重的“津英”已经达到155斤,其他克隆羊的体重也都超过140斤,年龄较小的克隆羊体重增长速度也相当快。
应用前景
将克隆动物技术“变”为克隆食品
天津从2002年启动波尔山羊克隆项目。2005年11月2日,世界首例胚胎克隆波尔山羊在天津降生。2007年4月9日,中国首例体细胞克隆波尔山羊降生,取名“津英”。本市在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波尔山羊是世界上最优质的羊种,肉质鲜,膻味小,而且羊种本身抗病能力强,克隆后的波尔山羊与其性状相同,食用起来同样健康、营养。“研究波尔山羊克隆技术是为了令津门百姓吃上鲜美的羊肉。”刘博士介绍说,“天津研究动物克隆技术主要是为了实现‘克隆食品’的生产。我们还将继续在实验中验证克隆动物食用的可行性。动物克隆技术的研发,其根本目的就是将最好的物种和遗传基因保留下来,保证优质物种的大量繁衍,所以,实现克隆食品的生产应该不成问题。”
同时,动物克隆技术在畜牧业生产、转基因动物研制和医学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市动物克隆技术也将在畜牧业、生物制药、医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市克隆羊技术发展历程
■2002年10月 波尔山羊克隆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天津开始走上了克隆技术实验的历程。
■2005年11月2日 世界首例胚胎克隆波尔山羊在天津降生,取名“津生”。
■2006年3月29日 “津生”经历5月怀胎,产下一对龙凤胎“津宝”和“津花”,“津花”存活下来,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2007年4月9日 全国首例体细胞克隆波尔山羊降生,取名“津英”。
■2008年11月24日 国内首例体细胞克隆波尔山羊“津英”顺利产下一对“龙凤胎”,标志着波尔山羊体细胞克隆技术已能应用于生产。小公羊体重4.4千克,小母羊体重3.7千克。这表明体细胞克隆波尔山羊“津英”与普通波尔山羊一样完全具有正常的繁殖能力。
■2010年4月12日 一只雌性克隆波尔山羊健康存活。
■2010年5月21日 一只受体山羊首次产下一对双胞胎体细胞克隆波尔山羊公羔,这也是本市首例克隆公羊降生,弥补了克隆羊的一项空白。
新闻助读
波尔山羊被称为世界“肉用山羊之王”具有体形大、生长快、繁殖力强、产羔多、屠宰率高、产肉多、肉质细嫩、耐粗饲、适应性强和抗病力强的特点。波尔山羊是优良公羊的重要品种来源,作为终端父本能显著提高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自1995年我国首批从德国引进波尔山羊以来,许多地区包括江苏、山东、河南等先后引进了一些波尔山羊,并通过纯繁扩群逐步向周边地区和全国各地扩展,显示出很好的肉用特征、广泛的适应性、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显著的杂交优势。目前,波尔山羊的纯种繁殖在全国已经大面积推广,但由于原种波尔山羊价格昂贵,总的来说数量还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