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人们如此戏谑地描述“传说中的”杜郎口中学和它的“疯狂课改”。然而,正是这场“疯狂的课改”奇迹般地让这所差一点因教学质量太差而关门的乡村中学起死回生,并一跃成为全国最耀眼的中学课改“明星”。
杜郎口“别具一格的课堂”几乎震动了中国基础教育界。每天从全国各地到这里来的参观学访者就有近千人之多,其中不少是来自天津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然而这种过于放任的课堂形式是否有普适性?是否只是一种噱头、作秀?对天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底有多少借鉴意义?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部分从杜郎口“取经”归来的本市教育界人士。
天津教师眼中的“疯狂课改”
课堂乱哄哄像个菜市场
“课堂上乱哄哄的,学生们都在嚷嚷,不时有参观者进进出出,简直像个菜市场!”两次到杜郎口中学学访的天津教师卢金良这样描述那个“最不像课堂的课堂”,“教室里没有讲桌,一面窗户,三面黑板;学生的课桌一改传统‘秧田式’变为‘小组式’,每一小组6—8人面对面而坐,看上去有点乱;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十分钟,多一分钟都要挨罚;上课时,学生随时可以拍桌子站起来嚷嚷……”
令卢老师感到惊奇的是,虽然杜郎口中学每间教室都全天候开放,在上课时间,参观者随时可以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但那里的学生对这些随意穿梭在教室中的来访者竟然“目不斜视”,继续着彼此间激烈的讨论。这里的学生为什么能在课堂上如此全神贯注?“只有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才会如此专注。”卢老师分析,每堂课上都让学生至少活动35分钟,也就是创造各种条件,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会说,充分展示,这其实就是真实地相信学生和尊重学生。
学生唱主角教师当观众
南开区某初中数学教师刘老师这样描述他学访时见到的情景:“那是一堂初三数学课,老师讲了没几句学生就讨论起来了!不到10分钟,教室里‘全乱了’!只见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位同学腾一下子站起来走到教室南面的黑板前开始演算公式,然后大声地讲解起来,接着其他学生呼啦一下全动起来了,都从座位上跑到那块黑板前围成好几层,最前排的学生基本是蹲着的,有的干脆坐在地上,后面的大都站着,有的甚至趴在前一个学生的身上。当第一个‘小先生’讲完后,另一个‘小先生’又主动站出来讲自己的解法,不仅分析了题意,还有解题的思路,同时还有相关知识点的回顾,甚至连本题的易错点及解题的方法归纳都一一罗列出来了。”
“这些学生做得分析甚至比一般老师的讲解还要深入,当时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不知道这节课真正的老师到底在哪里!”刘老师感慨说,在杜郎口的课堂才能体验到,什么叫做“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则是配角,有时只不过是观众。
新闻延伸
杜郎口神话
能不能复制
“起初觉得学杜郎口并不难,可其实几乎没人能真正学到家。”一位中学校长对记者说,学习“杜郎口模式”确实非常困难,照搬肯定不行,模仿又容易走样。
1.准军事化管理师生住校
“这是乡村学校的模式,城市学校学起来非常困难。”一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说,“这个学校是全封闭的,老师和学生全都住校,没事不能外出,每周回家一次,基本是准军事化管理,这在城市学校是不太容易实现的。”
2.学校偏僻学生生活单一
“杜郎口中学处在比较偏僻的乡村,周围根本看不见有网吧、游戏厅之类的娱乐场所,那里学生们的生活比较单一。”河东区一位高中班主任说,“而像天津这样大城市里的孩子面对的诱惑太多了,要想把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都聚集到课堂上,几乎不可能。”
3.教师奇缺不得已而为之
杜郎口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它“前卫”的课堂——学生真正做主人。然而一位多次前去学访的初中英语老师说:“这是因为当年杜郎口中学师资严重匮乏,校长不得已出‘奇招’,干脆让学生自己当老师,先让成绩好的学生给成绩差的讲,学生自己出考题、批改考卷,没想到还真起到了奇效。”然而,在天津这样基础教育资源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完全照搬这种模式不太可能,“家长就绝对不会允许老师如此‘放羊’!”
天津中学:绝不做杜郎口第二
天津中学校长国赫孚多次率全校近百名教师前去学访归来后,明确表示,“我们要学习杜郎口,但一定要超越杜郎口,绝不能做杜郎口第二!”他认为,教育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为此,天津中学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教师,把生活引进教室”,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切实可行的课改途径。
改变1
从听老师讲到“我自己”讲
“我以前上课从来不举手,现在遇到问题也爱和大家讨论了。”
“以前只有一个同桌,现在有3个,上课时大家一起面对面讨论,有了问题就直接交流,这样的课堂真的挺有意思。”高一二班一位女生告诉记者,“我以前上课从来不举手,现在遇到问题也爱和大家讨论了。”
变化的不只是座位,老师的上课方法也与从前大不一样。一位高一男生说:“以前上课基本上都是老师在讲,我们一直做笔记,偶尔回答老师的提问,时间长了难免容易开小差。现在不同了,每堂课老师只讲一会儿,抛出几个问题就让我们自己讨论了。”他说,起初大家根本不会讨论,“因为以前只要听老师讲就行,对这样的上课方式挺不适应的,不过老师一点点启发引导我们,我觉得现在自己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很多,还常常自己找问题去研究呢。”
改变2
小组中人人都有责任义务
“小组式的学习,让独生子女学会合作和体谅,懂得为集体的荣誉负责。”
高一年级组长王鑫告诉记者,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圆圈”式的座位如今已经在全校推广,每组有一位同学为组长,小组中4位同学每人分工负责所学科目,小组中每个人各司其职,都有一份责任和义务。在班级管理中,小组联动可深入到各个方面,比如:上课、上操缺勤,平常的违纪等均可采用小组联动予以惩罚。王老师说:“小组式的学习生活,让这些独生子女学会合作和体谅,并懂得要为集体的荣誉负责任。”
改变3
让学生的表现欲不再潜伏
“为学生留足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获得同伴的认可,在竞争中得到满足。”
杜郎口模式在教学上的成功,值得总结的当然有很多,但至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这种模式善于将学生潜伏的“自我表现欲望”转化成持久的“自觉学习欲望”。天津中学韩副校长表示,目前在全校推广的小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占领”讲台、黑板或课堂展示环节,都为学生留足了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获得同伴的认可,使个体在竞争中得到满足。
新闻背景
到过杜郎口的人都知道,1997年,这所乡村中学在当地口碑差、校风不好、教师奇缺,学生不爱学,也学不懂,当地教育部门对新任校长也没过多要求,叮嘱只要不打学生就行。
恰恰是这种特殊宽松的政策,成就了这所学校的锐意改革。为了摆脱困境,学校创立了与众不同的“杜郎口模式”,其课堂教学关键有三点:一是分组学习的组织形式;二是“10+35”,即每节课老师讲不超过10分钟,学生讲不少于30分钟,保证了学生的活动时间;三是“预习——展示——反馈”的学习过程。2005年以后,杜郞口中学的考试成绩一直在县里名列三甲。
■ 校长访谈
学生自主自信自由 才会体会快乐学习
“它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课堂的认识。”国赫孚认为,杜郎口中学课改最宝贵的意义就在于“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从2005年起,国校长多次率全校近百名教师前往杜郎口中学学访,“就是为了让教师身临其境地感受那里的课堂气氛。看学生在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发挥,其精力之集中,思维之活跃,令每一名去观摩的教师都激动不已。”
“教育必须关注孩子的一生,但无论如何,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解放了学生的身心,尊重了学生的情感,培育了学生的自信,发掘了学生的潜能,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更好地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国校长表示,“我们坚信,学生有了自主、自信与自由,便会有探索新知的兴趣,自然就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