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他是天津市目前会“津味儿吆喝”片段最多的人,在他看来,自己脑子里的250多段吆喝就是财富;
不久前,他已经向和平区非物质文化中心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津味儿吆喝”一项;
可他对吆喝的痴迷有些不可理解——他不让儿子去上学,觉得学习没用,每天让儿子跟着自己学吆喝:“把我的吆喝学好了最重要,过了这岁数就学不了了,将来干什么都能吃饭,不行开车去……”
为传承
爹全身心投入
“流连”街头巷尾 逃课去学叫卖声
“记忆”半个世纪 申遗期待多演出
56岁的王利勇是个盲人,五六年前患上青光眼,如今完全没有视力,但他嗓音洪亮,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给人的感觉非常自信。
谈到吆喝,王利勇一段一段地道出脑子里的吆喝片段,说得很有味道,卖水、磕灰、修理沙发套……浓郁的津味儿很容易把人带回曾经的岁月。
“好听吧,这可是宝贝了,再不传承就该失传了。”想到能把自己的吆喝申报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利勇满心期待,他已经有了打算,去收集吆喝需要的道具,去做不同吆喝场景穿的衣服,要和儿子一起登台演出……
王利勇出生在老南市三不管地段,从懂事起,他就喜欢站在吆喝的人旁边,一遍一遍听,一遍一遍记,王利勇的记性很好,听几遍便能记住。但家里人并不同意王利勇学练吆喝,觉得那是不入流的东西。可王利勇不听,骗家人去上学,却每天到路上学吆喝。9岁上学,只上了半年,王利勇就辍学了。
50多年来,吆喝始终是王利勇的爱好,只要听到吆喝声,他总是很敏感,努力把听到的记下来。如今,他能随口说出250多段吆喝段子,最老的段子还是上世纪30年代的。
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利勇觉得有了希望,自己成了传承人,也能让外人知道自己的吆喝本事。
想传承
儿却有点无奈
已让儿子弃学 只允许学吆喝
远离电视电脑 只同意踢踢球
王利勇说着,招呼身边的儿子:“宝家,咱俩配合一段。”15岁的宝家很听话,马上站起来,和爸爸一块儿“吆喝”起来——王利勇很投入,可宝家的脸上似乎有种无奈。
“喜欢吆喝吗?”记者问,宝家回答了句喜欢,然后低下头,不再做声。
“我就不让他上学了,那没用,把我这宝贝传下去才重要。”王利勇对自己不让孩子上学的事毫不隐瞒。“我小时候没权利,家长不让我学,现在我有权利了,得让我儿子学。”王利勇说,按他的计划,五六岁就应该开嗓子,到18岁前,必须全部掌握,“和学戏一样,岁数大了就练不了了。”
王利勇觉得,孩子上学,回到家还要写作业,而学吆喝也要每天练习,孩子的精力肯定达不到。王利勇坦言,从宝家小学的时候,他就经常把孩子往家里叫,近几年,他的眼睛失明了,更有理由让孩子陪在身边。近半年前,王利勇不让儿子再去上学,而是让他在家和自己学吆喝,而辍学前,就读于21中初二的宝家学习成绩是班里的中上等。
每天早上,宝家要6点起床,和王利勇去街上练嗓子,接下来的一天里,王利勇会把儿子叫在身边,让儿子反复背吆喝片段。宝家几乎不能看电视,不能接触电脑,爸爸不允许他的世界里有太多“没用”的东西。宝家说话很小心,眼神始终落在爸爸脸上,他说,其实也挺想上学,想学校的同学,爸爸偶尔也答应他去和同学踢踢球,但宝家从没和同学说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在家学吆喝,“同学们都不喜欢听。”
一旁的母亲李兰敏很无奈:“我想让孩子去上学,可家里他说了算,我也没办法。”
“宝家如果拿不到学历,将来的出路怎么办?”听到记者的提问,王利勇很茫然,也表露出一丝愧疚:“走一步看一步吧……” (劳韵霏 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