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天上午11时许,68岁的张鸿元老人在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报名捐献器官申请登记表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在身后捐献心、肺、肝、肾、胰腺及其他器官的选项中,一一挑上对勾。这位普通的花甲老人,由此成为本市器官捐献者资料库启建后志愿入库捐献器官第一人。
张鸿元一腔热血富有爱心,上世纪60年代初为救同事主动报名无偿献血,平时生活虽不富裕,但却总是捐款捐物帮助他人,在汶川和玉树地震中更是拿出家中不多的积蓄支援灾区重建。“我是一位普通工人,这辈子平平常常,没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死后把身体‘零件’都捐出去,救人生命,也算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昨日上午,在张鸿元家中,老人面对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本报记者表达心声,话语纯朴率直,充满真诚。
其实早在几年前,张鸿元就有过此类想法,因家人存有顾虑,事情就拖延下来。2008年11月,他突发脑梗,经紧急抢救才脱离危险。前不久,他在报纸上看到本市启建器官捐献者资料库的消息时,脑海中就再次跳出此念头。这回,他态度坚决,多次给市红十字会打去电话咨询情况,表达意愿。同时,他不断和老伴、儿子们沟通,“人死后一把火烧了有什么意思,可捐出器官能救活好几个生命,这有多值!”老人的真情最终打动了家人,赢得了支持。
“我刚听说老爷子要捐器官时确实有顾虑,可一琢磨他说的对呀……”没等二儿子张军把话说完,张鸿元老伴李德玲老人便插话说:“是啊,现在想想,那些传统观念真该抛弃!别看我老伴是个大老粗,可这事做得在理!”
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者资料库负责人张红梅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每年有150万名患者需器官移植挽救生命,而能接受治疗者仅不足1万人,相当多患者在苦苦等待器官中离世。而一位多器官志愿捐献者在故去后能挽救五六位患者,让自己的生命在这些患者身上得以延续。目前,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网站“www.cods.net.cn”和咨询报名热线“23365193”均已开通,希望广大富有爱心的市民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为患者送去爱心,展现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