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电谷锦江国际酒店、香江好天地等一批精品工程完工,防洪堤综合整治、火车站改扩建、新燕赵商务广场、东风路改造、三大片区拆迁改造等项目正在实施……保定市在去年完成26项城建重点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又确定了66项城建重点项目,总投资1504亿元。
围绕“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的目标,保定市把提升城市品位作为城市建设的灵魂和主线,从彰显历史之韵、传承文化之魂、营造山水之秀、建设低碳之城、展示现代之气、培树文明之风等六个方面着笔落墨,精勾细描“城建画卷”,从而实现城市建设从扩张外延到丰富内涵的飞跃。
彰显历史之韵。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明确规定老城区改造要“明清风貌、灰墙黛瓦、书院衙署、槐柳荷花”,新城区建设要“错落有致、淡墙坡顶、绿树成荫、清水绕城”。规划出2.3平方公里的古城区为重点保护区,明确了古莲池、直隶总督署等7处建设控制地带,启动了淮军公所、光园等文物古迹修复工程,实施了西大街、裕华路等古街古建恢复性整修项目,使明清文化脉络在古城逐渐明晰。目前,全国十大名园之
一的古莲池“后三景”已经恢复,现已向社会开放;国内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道台衙门清河道署及百年光园等文物古迹修复工程正在加紧实施;古城墙、城隍庙、刘春霖墓、莲池书院、鼓楼等历史景观得到修缮、保护;裕华路、西大街、总督署西路等古城区改造已近尾声;古城遗址公园和一批老字号店铺即将得到恢复。
传承文化之魂。去年11月29日,中国体育史上首对奥运冠军伉俪庞伟与杜丽的婚礼在保定举行,引来全国众多媒体的关注。作为我省“冠军摇篮”的保定,已涌现出十几位世界冠军,而体育文化也成为保定别具特色的城市文化资源之一。为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丰富城市文化内涵,该市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繁荣发展地方戏曲和民间艺术。今年,保定市在城市建设中更加注重提炼标志性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谋划实施了关汉卿大剧院、文体中心等8项文化建设项目,组织编纂了全面反映保定文化的系列丛书,将白洋淀旅游文化节、空竹艺术节、狼牙山登山节等品牌活动推向全国。
营造山水之秀。为实现市区河流治污还清,该市实施了总投资37.5亿元的大水系工程,通过“两库连通、西水东调,引水济市、穿府补淀”,形成西起王快水库,东至白洋淀的输水“绿色走廊”。工程完工后,每年可由王快水库向西大洋水库调水2亿立方米,途经保定城区向白洋淀供水1.2亿立方米至1.5亿立方米,向一亩泉水源区补充地下水3000万立方米至5000万立方米。届时,保定城区水域总面积将达595公顷,“两环四廊、五湖十园,青绿交映、水城一体”的城市水系格局将逐渐形成。今年,保定市将加快王快水库和西大洋水库连通工程以及北线自流引水工程进度,确保年内外环水系通水;加快打造“五湖十园”水系景观,再现清水绕城风貌;建立白洋淀长效补水机制,确保白洋淀水质稳定和生态逐渐恢复;加强西部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全面打造西依太行山、东临白洋淀、中间水相连的山水保定。
展示现代之气。“大水系、大交通、大城市”建设已全面铺开。建设对接京津、东出西联的大交通枢纽,城市路网、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推进,“三纵四横一环”的大交通体系初步形成;“一城三星一淀”大城市格局初具规模,城市发展空间从312平方公里扩大到2965平方公里;实施“一主三次”战略,定州、涿州和白沟·白洋淀温泉城已搭建起次中心城市的基本框架。
建设低碳之城。作为全国著名的低碳城市,保定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之一。该市大力倡导低碳型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全面建设低碳城市。如今,已累计完成137个小区、24条路段的太阳能应用改造,18016户居民采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总集热面积23368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700基。深入开展“蓝天、绿荫行动”,完成了植物园续建、龙潭公园、南郊千亩生态园、西北郊万亩生态园和12个街角绿化等工程,完成了朝阳大街、乐凯大街等6条道路的绿化景观提升,新增绿化面积275公顷。2009年,保定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达到331天,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8%,保定被评为中国节能减排20佳城市。
培树文明之风。为让城市文明与城市建设相得益彰,该市坚持不懈抓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增加城市品位的文明内涵。日前,保定市出台文明公约、行为守则,全方位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