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每到四、五月份都是出游踏青的好季节,也是中小学组织春游的月份,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市中小学生去公园、游乐园游玩、野餐的春游已经越来越少,确保“安全”的禁令渐渐使春游转变成“体验游”和“实践游”。
■现状:春游变成“室内游”
本市某小学的5年级学生佳佳已连续3年没有春游了,今年学校的出行计划是带着同学们到区内的实践基地“做蛋糕”,去年、前年则是去纪念馆和科技馆参观。佳佳说,看妈妈小学时的照片,发现她都是去公园、动物园春游,为什么我不能和同学们一起快乐地野餐、玩耍呢?
记者在市区多所中小学调查后了解到,本市很多学校今年都取消了春游,还有一些学校已连续多年没有春游计划。一所学校的大队辅导员李老师表示,取消春游是从安全因素考虑,尤其是今年外地小学生频发安全事故,家长和社会都把学生的安全当做重中之重,所以很多学校就把春游改成了参观或者体验等室内游。
■老师:出行需层层备案
红桥区实验小学的张涛老师也告诉记者,每次学校搞出游活动都需要提前和校领导、教育局等层层备案,并制定详尽的出行方案,而且还要提前去“踩点”。今年,该校“小记者团”的出游任务是去北京看升国旗,因为活动需要出市,也引起了教育局主管领导的关注,每个细节都由专门的老师负责把关,但孩子们依然很盼望这次出行。张涛说,现在本市的公园大部分已向市民免费开放,如果能在本市公园春游,不但能让学生感受自然,也能减少活动经费。虽然室外游肯定比室内游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但也不该因此而剥夺孩子们享受快乐的权利。
■教育部门:安全是第一位
记者从各区教育局了解到,今年中小学的春游活动还应以2008年市教委下发的“春游令”为原则:组织学生春游活动要以“安全、就近”为原则,仍然坚持在本市进行。不提倡学校组织大规模集体春游活动。
河东区教育局德育科的袁梅科长告诉记者,今年区内大多数学校都有出行计划,大部分以去桥园公园的儿童职业体验中心和青少年实践基地为主,也有学校去本市外滩出游。教育局提倡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但应该以保证学生安全为首要任务。 (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