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10年间,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以4.23亿元财政资金的陆续投入,为61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共融资301亿元。中关村科技担保为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在行业中有较强影响力和一定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向高端、高效、强优方向发展提供动力。
“我们的担保有时就像是给即将登上顶峰的人一瓶最急需的氧气,虽然这瓶氧气的成本与登顶的成果不可比,却是一个关键的推动力。”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负责人对科技担保作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
的确,在中关村,无论是中星微电子、科兴生物、华旗资讯等颇有知名度的企业,还是启明星辰、碧水源、海兰信等被称为细分行业“隐形冠军”的企业,在成长阶段都获得过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的担保服务。
科技担保“十年磨一剑”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10年前,聚集了近万家科技企业的中关村和其他许多地区一样,存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现象,缺少资金支持是重要原因之一。为降低这种“非正常死亡”,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北京市政府1999年批准设立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由财政提供资金作为信用资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以缓解其融资难题。
“有限的财政投入能否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带来倍数的融资?担保有风险,会不会给财政投入造成损失,会不会给银行带来新的不良贷款?当时各方面有许多疑虑。”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负责人回忆担保公司刚刚成立的情景时说。
10年后的今天,人们不仅打消了这些疑虑和担忧,还对科技担保投以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因为自1999年12月起至2009年年末,10年间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以4.23亿元财政资金的陆续投入,为61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共融资301亿元;10年间资产余额达8.8亿元,实现了财政性担保资金的积累增值;10年间与20家银行合作,没有给任何一家带来不良资产,实现了担保融资债权人的零风险。
据统计,由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提供货款担保的企业中,有26家企业成功在国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有1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有4家企业首批登陆我国创业板。此外,还有70家企业进入百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超过400项国内、国际领先的高新技术得到应用、创新与发展,其中包括863计划、973计划、火炬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67项;科技部2009年公布的首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名单中的许多中关村企业获得过担保服务。
为企业创新“输氧”
一些如今在业界颇具知名度的企业在成长初期同样遇到过融资难题,是科技担保帮助他们顺利获得了金融机构的贷款。如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在自主研发“星光中国芯”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时,由于前期研发投入较大,企业缺乏流动资金,于是在2003年提出贷款担保申请。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在了解了企业的成长性后,很快提供了2000万元综合授信贷款担保。中星微电子获得资金后发展迅速,当年便实现了1.6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300%。
“容忍创业企业成长中的失败”是政策性担保机构的理念之一。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用这种理念客观对待暂时遇到困难的创业企业,帮助他们在遭遇挫折后成长起来。有一家游戏软件企业曾获得担保贷款100万元,由于产品销售规模不足,还贷困难,发生担保代偿。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积极帮助该公司分析原因,并延长账期,促进其加快新产品研发。经过努力,该公司还清了代偿款,经营发展出现生机,销售规模逐步扩大。
10年来,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中心,逐步形成支持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领域重点企业群体的融资促进计划。目前已经形成的政策性专项担保系统包括:支持高成长企业群体发展的“瞪羚计划”、支持创业企业群体发展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群体发展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项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和支持软件外包企业群体出口创汇的“软件外包企业专项担保贷款绿色通道”。截至2009年11月,通过以上4个政策通道已累计向1776家项企业提供了171.98亿元担保支持,使科技担保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取得显著效果。
科技担保渐入人心
高担保额难免会带来较高的风险预期,特别是初创期企业发展前景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风险的不对称加上中小企业信用问题使国内担保公司步履维艰。而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成立10年来先后为6000多家企业提供担保却实现了担保融资债权人的零风险,奥秘何在?
实际上,经过多年探索,中关村建立的“以信用促进企业融资、以融资推动企业发展”的企业信用体系成为科技担保的坚强后盾和成功利器。
2003年,中关村率先在全国成立了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这是由政府推动企业自发组织的、以信用为纽带的行业协会组织,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也是该信用促进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该信用促进会以培育企业信用、促进企业立信、积累信用记录为重点,旨在培育企业信用、树立信用品牌,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中关村将优先推荐给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等,通过担保贷款、信用贷款、信用保险等融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融资难题。
信用良好的企业群体为金融创新创造了条件。2007年9月,中关村推出了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试点,所选择的企业相当一部分是经过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多年担保、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
为了降低担保公司的风险,中关村还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在有关担保融资、信用贷款、创业投资等方面的公共政策中,一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贷款贴息支持,另一方面,给予银行、担保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一定的风险补贴,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促进其向更多的科技企业发放贷款和开展业务。
为解决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信息不对称、风险与收益不对等的问题,中关村创新实施了“投保贷”联动机制,即以认股权证的方式推动贷款业务与创业投资业务紧密结合,使银行、担保、小额贷款机构等信贷资金提供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可以分享科技型中小企业未来高成长中带来的高收益。
随着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与企业的信用水平水涨船高,相互受益。2009年4月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为首批123家信用良好的企业提供了总额32亿元的主动担保授信额度,同年12月又推出了第二批53家10亿元担保授信,支持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在行业中有较强影响力和一定市场占有率的企业,为企业向高端、高效、强优方向发展提供动力。(杨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