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援建 ●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援建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724万平方米,30多万灾区群众于2009年春节前全部迁入新居;
新建桥梁30座、道路16条,新建和维修学校56所、卫生医疗机构19所,建成97个党员活动室、18个农家书屋、22个敬老院;
吸纳灾区来津务工人员3000余名,为两县培训各类人才3300人次;7家天津企业落户灾区,投资额达到10亿元;
岁末年初,天津对汶川地震灾区陕西宁强、略阳两县的援助也进入“收官”阶段:295个援建项目基本完工,11个重点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天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天津市对口支援宁强县和略阳县震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庞金华说:“天津提出3年援建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现在已基本实现。”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天津市财政已向宁强、略阳拨付援建资金15.5亿元,天津各界为灾区捐款捐物累计超过2亿元。仅宁强县和略阳县4个整建制村搬迁项目就安置受灾群众360户;可容纳7000人入学的2所中学已于2009年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新建起的2家医院总建筑面积达5.1万平方米、规划有600张床位,成为陕南山区条件最好的医院;3个砖厂可年产1亿块砖,有效缓解了灾后重建建材供应不足的问题。
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剑刚介绍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公布对口支援地震灾区方案仅1个月,天津就确定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对口支援的原则,并提出优先保证民生。
庞金华介绍,天津优先安排了23%的援建资金用于房屋维修和重建,采取“直通车”的办法,及时足额兑付到受灾群众手中。仅用了6个月,宁强和略阳两县6.18万户房屋维修加固户、3.11万户房屋重建户全部住进新居,在新居里迎来2009年春节。56所学校也赶在2009年秋季开学前竣工并投入使用。
“输血”的同时,天津更注重增强宁强、略阳的“造血”功能,提升长远发展能力。天津积极推进经济合作,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津、陕双方先后组织7次团组互访,走访企业近百家,筹备举办了3场大型项目推介会,促成了15个合作项目协议签订,投资金额15.7亿元。天津市中小企业联合会与汉中市签订了《汉中农副产品代销代购》协议,大宗汉中土特产品陆续进入津城。
记者了解到,震后20个月,天津与宁强、略阳的产业合作已初具规模。在规划建设规模为5平方公里的宁强循环经济产业园里,总投资8.5亿元的宝迪食品工业园暨种猪养殖产业一体化项目已开工建设,可年产5万头种猪;天士力集团的4154亩西洋百合喜获丰收;天津德尔斯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韩国东牛堂(天津)公司等生物医药产业在当地开发建设了中药研究和加工项目。(邹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