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公路、铁路、航道、码头、管廊,加上距离仅几十公里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临港工业区按照尽快形成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区域各项配套设施水平,积极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为入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交通服务。
双向十车道,双向八车道,双向四车道……在临港工业区这样的道路已达11条。据了解,目前,临港工业区内部配套道路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区内累计建成正式道路20.4公里,施工道路28公里,已建成了“三横联三纵”一期主干路网,延伸到每一个入区企业门前。
铁路也是临港工业区重要的运输途径,特别是天津碱厂等入区项目对铁路运输的需求量很大,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目前已建成大沽车场至天碱车场7.8公里铁路,并正式通车运输货物。此外,临港工业区在完成一期2.5公里管廊的基础上,全长近9公里的公共管廊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已建公用管廊4.8公里,20家临港企业享受到公共管廊的便捷与高效。
在开发建设之初,临港工业区就对立体交通网络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规划,不仅要建设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而且要建设独立的航道码头,打通临港工业区的生命航道。到目前为止,临港工业区的航道已经达到了5万吨级,先后建成10个码头泊位,成功接卸了大乙烯项目中超重超大型EO反应器设备,创造了天津港口接卸大件设备的新纪录。预计全年货物吞吐量将突破800万吨。目前区内已全面启动10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争取2010年底航道水深达到15米,进而形成航路、铁路、公路、管路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降低企业运输成本,为企业产品大进大出提供有力保障。(记者 尹娜)
|
项目概况 |
项目规划 |
设计理念 |
发展环境 |
政策解读 |
 精彩聚焦 |
|
一季全面增长加大内资招商 专访海泰发展董事长杨川
据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到渡难关的程度,主要还是保增长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形势比较乐观,市场确实有压力,今年工作重点放在BPO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只是速度放缓。[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