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记者近日对大港城区多家“小饭桌”经营者及学生家长进行采访,发现因为没有相关卫生及工商等许可而仍处于“地下经营”的“小饭桌”从业者们渴望能够早日成为“合法从业者”。
家长最关注卫生条件
市民李先生的孩子现在在大港一小上三年级,和妻子离异后他让儿子克克加入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饭桌”,从二年级到三年级上学期间孩子的中午吃饭、休息等时间基本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克克喜欢把照顾他的陈阿姨叫做“陈妈妈”。李先生对记者说,他曾把学校周边十余家“小饭桌”全都转遍了。与价格相比,他更看重“小饭桌”的卫生条件,最终干净整洁卫生条件和吃饭时“分食”模式让他选择了陈阿姨这家“小饭桌”。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很多“小饭桌”作宣传时,也都突出自己的卫生安全条件,“价格和服务大家都差不多,比的就是各自的卫生条件和托管经验”,陈阿姨告诉记者。据了解,在大港城区“小饭桌”的早期经营中,很多经营者在给孩子们提供饮食时采用的是“炒一桌菜一起吃”的模式,到现在学生每人单独一份饭菜的“分食”模式已逐渐成为主流。
从业者盼“光明”营业
餐饮专业毕业的韩女士,曾在宾馆酒楼及幼儿园后勤厨房工作过,2006年起她在前进里小区做起了“小饭桌”生意。
韩女士告诉记者,每当家长询问有无工商和卫生部门的许可证明时,她都感到很无奈。韩女士与很多同行都曾经想到去卫生部门办理《卫生许可证》,但工作人员告诉她,受限于经营场所的规定及卫生、安全等多项条件,他们并不具备获得许可的资质。由于“小饭桌”都是在居民楼家里经营又不具备获得工商许可的相应经营场所等条件,使她们处于一种“地下经营”状态。“虽然我们是很有责任心的给孩子们和学生家长提供服务,但没有国家相关部门的正式许可证明,自己还是感觉少了点底气。”韩女士希望,作为“小饭桌”的从业者,能够早日走出目前这种“地下经营”的模式,成为“光明正大”的服务业者。